曾經(jīng)揚言造出了全球首款13AT變速器的山東盛瑞,如今在市場上的發(fā)聲量越來越小。除了那款還未落地的13AT變速器這個噱頭之外,盛瑞曾經(jīng)打造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研發(fā)的8AT變速器,開創(chuàng)了國內AT變速器的先河。
曾經(jīng)使用盛瑞變速器的車型并不少,但是隨著2020年車市大洗牌,北汽銀翔、眾泰、力帆、野馬、陸風等等這些大客戶車企相繼邊緣化,盛瑞也漸漸被消費者與車企們遺忘,與此同時還有捷途、奔騰這些仍舊健在的品牌也開始尋覓新的合作伙伴,如今鮮有新的車型再與盛瑞合作。
盛瑞走到今天,有其一定的自身原因。8AT的市場口碑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說風評很差,大量被應用于量產(chǎn)的第一、二代產(chǎn)品在終端曝出的問題并不少,油耗高、換擋頓挫、邏輯混亂、異響等等。另一方面,與盛瑞合作的車企,說實話大多數(shù)也都是那種毫無技術實力支撐的品牌,變速器能不能發(fā)揮出最大效應,在調校方面也是極為關鍵??傊?,這種1+1 <2的結果就是不僅僅是盛瑞的牌子砸了,搭載盛瑞8AT的車型最終也沒能落個好下場。
所以到盛瑞發(fā)布第三代8AT,已經(jīng)沒有幾個車企再敢用。目前市面上能查到的,也就只有奔騰T99這款車型,不過T99的平均一千多臺的月銷量,也并不怎么出色。而在剛推出的全新B70上面,奔騰也最終放棄了盛瑞8AT。
的確,盛瑞存在的問題并不少,也沒有帶來令人愉快的使用體驗,但是它真的就該被罵嗎?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AT變速器一直是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痛。80年前,通用就研發(fā)出了世界上第一款AT變速器,福特、奔馳、采埃孚、豐田、現(xiàn)代等等車企也比我們早了幾十年研發(fā),這個領域相關的大量專利早已經(jīng)牢牢被他們掌握在手中,想要繞過這種技術封鎖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所以國內大部分車企都相對更偏向于CVT以及雙離合變速器的研發(fā)。
盛瑞能夠避開專利壁壘與限制,研發(fā)出8AT變速器,解決了從0到1的突破,對于中國變速器的研發(fā)來說,其實是一種極大的突破。盛瑞不該被罵,它想要做“中國的愛信”并沒有毛病,只是AT變速器這個涉及的技術難度更大更復雜,沒有大量的時間與經(jīng)驗的積累,很難作出與主流愛信采埃孚對等的成績。
盛瑞目前需要做的,是潛下心來繼續(xù)研發(fā),解決自身的瓶頸等難題。但是說起來容易,要支撐起來又談何容易?在如今殘酷的市場競爭下,車企們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必須更加小心,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也必須更加謹慎,不敢輕易以身犯險。由于前期的口碑所致,二三線品牌都不再使用盛瑞,更別說那些更加走量的長城、吉利、長安等一線品牌會考慮盛瑞,長城與吉利都有自己的變速器技術支撐,長安更愿意找愛信合作。盛瑞面臨現(xiàn)實問題,沒有三方支持,沒有資金來源,想要發(fā)展也會很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