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跌是常態(tài),但連續(xù)兩周進入漲幅前三的并不多見,但五菱汽車、小康股份和長安汽車集體做到了。
11月第四個交易周,汽車K線統(tǒng)計在冊的56家汽車業(yè)上市公司(62支個股),一周市值蒸發(fā)約270億元;相比第一周增加5600億元,第二周蒸發(fā)1600億元,第三周增加1330億元,表現(xiàn)相對趨向穩(wěn)定。
其中,24支股票股價實現(xiàn)增長,36支股票股價下跌,正通汽車仍處于停牌狀態(tài),ST安凱一周股價持平。
整體來看,62支汽車股一周股價平均微增0.7%,相比第一周平均增長10.5%,第二周平均下跌2.45%,第三周增長6.16%,同樣變動幅度較小,但這并不妨礙五菱汽車以超50%漲幅強勢領跑。
大盤方面,上證指數(shù)和恒生指數(shù)繼續(xù)飄紅,分別上漲0.91%和1.68%,深證成指則下跌1.17%。
如前所述,在上周漲跌榜中,五菱汽車以56.34%漲幅位列總榜單第一,小康股份、長安汽車仍進入總榜單前三,經(jīng)銷商集團潤東汽車則以14.2%漲幅位列第四。
同時,分屬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的精鍛科技,以及分屬商用車板塊的華菱星馬和中國重汽A股領跌總榜單。
以下,汽車K線將56家汽車汽車業(yè)上市公司分為四大板塊,逐一進行分析。
11月最后一個交易周,14家乘用車上市公司(17支個股)股價平均上漲2.56%,在四大板塊中漲幅最高;市值合計增加243億元,也是唯一市值實現(xiàn)增長的板塊。
該板塊有9支股票飄紅,8支股票股價出現(xiàn)下跌。其中小康股份和長安汽車繼續(xù)領漲,漲幅分別為22.03%、16.28%。
上周,小康股份延續(xù)漲停模式,連續(xù)三個交易日漲停,不過最后一個交易日,該股下跌超過9%。截至27日收盤,小康股份報收18元/股,市值增加40.98億元至226.94億元.
其實半個月來,小康股份已飆漲100%,近8個交易日錄得7個漲停,這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汽車制造商已成功引起資本市場注意。
小康股份的大幅上漲,與其新能源汽車項目脫不了干系,賽力斯首款車型量產(chǎn)上市、原中信建投證券高管負責賽力斯研產(chǎn)供銷工作等,均成為推動小康股份上漲的積極因素。
11月25日,小康股份表示其市凈率為4.11倍,明顯高于汽車制造業(yè)2.5倍的市凈率,此外,其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少,新能源汽車板塊營業(yè)收入占比較低,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截至11月25日,其作為基金管理人的重慶“兩江戰(zhàn)略基金”和“承為基金”減持小康轉債合計150萬張,占發(fā)行總量的10%。債券持有人大幅減持,或成為影響小康股份繼續(xù)漲停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車K線認為,后起之秀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仍面臨品牌弱、規(guī)模小、凈虧損的實際困難。不過,其選擇增程式而非純電作為主流技術路線,還是令人刮目相看。
上周,長安汽車繼續(xù)排在該板塊漲幅第二位。該股25日漲停,27日盤中刷新52周最高24.33元/股,截至收盤報23.93元/股;一周市值增加約180億元至1283億元。
11月24日,海通證券、天風證券出于對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UNI-K正式亮相等樂觀預期,分別給予該股增持和買入評級。
如今,長安汽車旗下逸動系列、CS75系列和CS35系列累計銷量均已突破百萬輛大關,而其強勁的增長勢頭似乎仍在繼續(xù)。
據(jù)長安汽車軟件科技公司總經(jīng)理兼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jīng)理張杰日前表示,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研發(fā)團隊增加至5000人,累計投入將超過100億元。這無疑將成為長安汽車產(chǎn)品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上周排在該板塊第三位的北汽藍谷,一周漲幅達到11.89%,截至27日收盤報8.66元/股,市值增至300億元。11月23日,北汽藍谷觸及漲停板,單日漲幅為9.95%。
據(jù)悉,北汽藍谷將與國創(chuàng)中心打造開源整車驗證平臺,意味著ARCFOX αT所使用的整車平臺BE21將向行業(yè)開放。北汽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對標特斯拉,欲完成品牌與產(chǎn)品的“洗心革面”,但談何容易?
上周,廣汽集團、華晨中國和北京汽車三支港股墊底該板塊,跌幅均超過5%。
其中華晨中國控股股東華晨汽車集團破產(chǎn)重整板上釘釘,并且該集團因涉嫌違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規(guī)被中國證監(jiān)會調查。
整體而言,乘用車板塊表現(xiàn)差強人意。
上周,10大汽車經(jīng)銷商集團股價平均增長2.36%,市值蒸發(fā)12.68億元。該板塊潤東汽車和永達汽車一周漲幅超過10%,而廣匯寶信、中升控股和廣匯汽車股價出現(xiàn)下滑。
其中潤東汽車26日單日漲幅高達14.2%,截至27日收盤報0.193港元/股,對應市值為1.83億港元。然而遺憾的是,昔日百強經(jīng)銷商只能通過變賣資產(chǎn)自救。
排在該板塊漲幅第二位的永達汽車,一周漲幅為10.98%;截至27日收盤報12.94港元/股,市值增加25億港元至255億港元。
11月25日晚間,永達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永達”與無錫“東方汽車”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上海永達將購買“無錫永達”25%股權,以及“南通永達”40%股權,合計交易約2.62億元。
交易完成后,上海永達預計將持有無錫永達95%和南通永達100%股權,無錫永達和南通永達分別在當?shù)亟?jīng)營一家保時捷4S店。
11月26日,花旗指出,永達汽車收購兩家保時捷經(jīng)銷商股權,將有助其改善銷售組合以及盈利質量,上調其目標價13%至16.1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或受此消息影響,永達汽車當日盤中刷新52周最高13.48港元/股。
上周,廣匯寶信以下跌4.72%墊底,截至上周收盤報1.01港元/股,市值已不足30億元;而中升控股一周降幅為3.81%,截至上周收盤報59.3港元/股,市值縮水51億港元至1352億港元;廣匯汽車則下跌2.52%,截至上周收盤報3.48港元/股,市值縮減至282億港元。
整體而言,汽車經(jīng)銷商集團板塊表現(xiàn)平平。
上周,20家新能源與零部件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2.18%,是唯一出現(xiàn)下跌的板塊;市值累計蒸發(fā)457.65億元,在四大板塊中仍然表現(xiàn)最差。
在該板塊中,僅有5支股票實現(xiàn)增長,漲幅超過5%的僅有兩支股票;其余17支股票全部“飄綠”。
其中天齊鋰業(yè)以11.55%漲幅領漲,截至27日收盤報25.97元/股,市值增加39.73億元至383.6億元。
截至目前,天齊鋰業(yè)沒有出售SQM股權的計劃,這家鋰產(chǎn)品生產(chǎn)商仍然面對巨額債務危機。
按照此前其與并購貸款銀團簽署的協(xié)議,并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于2020年11月底到期,占最近一期經(jīng)審計凈資產(chǎn)的179.35%。此外,天齊鋰業(yè)暫緩支付2020年內到期的部分并購貸款利息(截至目前,累計應付未付銀團并購貸款利息約4.71億元,占其最近一期經(jīng)審計凈資產(chǎn)的6.76%)。
24日晚間,天齊鋰業(yè)表示,針對即將到期的大額債務,其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未獲得銀團同意。另外,戰(zhàn)略投資者引入工作也未塵埃落定。目前來看,天齊鋰業(yè)已經(jīng)難逃債務違約。
同日,天齊鋰業(yè)發(fā)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天齊集團11月19日至11月24日期間減持1528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3%。
雖然控股股東與高管不斷拋售公司股票,加之債務違約,天齊鋰業(yè)股價仍出現(xiàn)較大增幅,也許鋰礦資源是其手中法寶。
排在漲幅第二位的贛鋒鋰業(yè)H股,24日盤中刷新52周新高72港元/股,截至27日收盤報65.3港元/股,市值增加近50億港元至870億港元。A股表現(xiàn)則略遜一籌,以一周2.33%漲幅居其后,但同樣在24日刷新一年新高84.94元/股,創(chuàng)歷史新高。
另外兩只飄紅的股票是國軒高科和億緯鋰能,但漲幅有限,分別為0.68%和0.6%。
上周,該板塊跌幅最大的是精鍛科技,一周下跌8.79%,截至27日收盤報17.43元/股,但市值增加6.57億元至83.97億元。這主要是因為精鍛科技新增7677萬股于11月26在深交所上市。
精鍛科技23日股價上漲6.59%至20.37元,收盤價創(chuàng)新高,但隨后出現(xiàn)4個交易日連跌。該股同時位列總榜單倒數(shù)第一。
整體來看,上周該板塊鋰業(yè)雙雄表現(xiàn)較好,其余貌似缺乏動能。
上周,12家主要上市商用車企股價平均增長1.86%,市值累計減少44.65億元。僅有4支股票股價實現(xiàn)增長,ST安凱一周股價持平,其余8支股票股價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滑。
該板塊表現(xiàn)最好的依然是五菱汽車,以56.34%漲幅壓倒性領漲,同時位居總榜單第一位。截至27日收盤,五菱汽車報收1.11港元/股,市值增加12.3億港元至34億港元。
受益于港股不設單日漲跌幅限制,五菱汽車23日漲幅達到23.94%,25日漲幅達到20%,漲幅遙遙領先也就不足為怪了。并且,該股在25日盤中刷新52周最高1.26港元/股。
23日,上汽通用五菱響應汽車下鄉(xiāng)政策號召,推出“汽車下鄉(xiāng)版”榮光新卡?;蚴艽擞绊懀鳛樯掀ㄓ梦辶夤痰奈辶馄囉瓉碓鲩L。此外,五菱汽車董事會主席袁智軍27日表示,目前五菱汽車已布局新能源車領域的多類型產(chǎn)品研發(fā)和生產(chǎn);產(chǎn)能規(guī)模是20萬輛/年,明年底即可投產(chǎn)。
頻頻領漲總榜單,五菱汽車的“神”增長不斷刷新認知。
上周,中通客車則以5.17%漲幅位列該板塊第二位。截至27日收盤報8.55元/股,市值增至50.69億元。
排在該板塊第三位的是中國重汽H股,一周股價漲幅為2.99%。截至27日收盤報20.65港元/股,市值增至570.15億港元。然而,中國重汽A股則出現(xiàn)7.4%的跌幅。
現(xiàn)已更名漢馬科技的華菱星馬,上周因下跌7.6%墊底,截至27日收盤報8.15元/股,市值為45.29億元。
整體而言,商用車板塊除去五菱汽車的強力拉升作用,其余個股表現(xiàn)出較大壓力。
年內最后一個A級車展已閉幕,據(jù)統(tǒng)計吸引人數(shù)高達76.2萬;進入2020年最后一個月,在車展發(fā)酵作用下,汽車市場是否會如期迎來購車小高潮,順勢推動汽車股走高,我們拭目以待。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chuàng),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