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因為近日一起斷軸事件,再次在網絡掀起討論的熱潮,網友都在辯論:理想ONE屢屢斷軸,到底是意外,還是質量問題?
據了解,理想ONE于2019年4月上市,12月開始交付。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18日,理想汽車向用戶累計交付超過2萬輛。9個月,2萬輛,6起斷軸,是偶然嗎?我們先回顧一下這6次斷軸事故。
6次斷軸
第一次在今年1月。一輛理想ONE與一輛寶馬3系相撞后導致斷軸。從圖中看到理想ONE屬于正常的偏置碰撞,氣囊已經打開,前輪已經掉了,從圖中可以分析駕駛人和乘坐人均無大礙。
5月11日,一輛行駛中的理想ONE右前輪與路肩發(fā)生碰撞,導致右前懸架受損,發(fā)生斷軸。
理想方面給出事故原因是“碰撞路肩導致泄力”,車主表示無法接受這個結論,并擔憂車輛的安全性,故向理想方面申請退車,但遭到官方拒絕。
8月9日,一輛理想ONE以約45km/h行駛時發(fā)生下擺臂斷裂事故。
8月16日,理想汽車聲明稱,事故是由嚴重碰撞導致,網上傳播的“自然斷軸”新聞為不實報道。
9月7日,網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輛理想ONE正常行駛,沒任何碰撞,然后就發(fā)生了斷軸。
隨后,理想汽車在官方微博表示,經過事故現場勘查和行車記錄儀回放,用戶是在下雨的時候沒注意前方路況,以51km/h的時速撞到道路中間的水泥花壇。
9月12日,河北一輛理想ONE發(fā)生斷軸。
10月15日,一則網絡視頻顯示,一輛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理想ONE,左前軸斷裂,車輪脫落,與前幾次的斷軸事故頗為相似。
理想汽車在回應中稱,當天11點15分,一輛理想ONE的測試車在河北固安發(fā)生雙車交通事故,理想ONE在掉頭的情況下,與后方超車車輛發(fā)生碰撞。后方車輛車頭直接撞擊理想ONE左前輪部位,造成理想ONE左前輪部位受損嚴重,兩臺車無人員受傷。
進一步解讀,我們認為,理想汽車最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斷軸是“直接撞擊理想ONE左前輪部位”所致,可謂“精準撞擊”,理想汽車不存在質量性斷軸,而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如何看待?
有網友表示,“一次是意外,兩次是碰巧,六次怎么解釋呢?”也有網友表示,“為什么斷的總是你?”
六次斷軸原因,有被其他車輛撞擊所致,有車輛自身撞上馬路墩子,也有正常行駛所致等,原因都不相同,相同的都是車輛經受過不同程度的碰撞后斷軸。有網友表示,“這是碰撞一下就要斷軸?”每次事故必斷軸,合理嗎?”
顯然,網友對理解的解釋不買賬。
從概率上看,理想ONE交付2萬輛,發(fā)生6起斷軸,這么算下來發(fā)生斷軸事故的概率為0.03%。而經過英國ACE Limited保險公司的權威鑒定,在5萬個發(fā)動機樣本中調查分析,得出世界公認故障率最低的汽車排名中,第一名本田的故障率為0.29%,也就是說每344輛車有1輛發(fā)動機故障。
發(fā)動機發(fā)生故障的概率占整車故障率的40%以上,因此從故障率上來說,理想ONE目前還不能算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由于造車新勢力的緣故,受到的外界關注比較多。另一方面,新車交付的時間不過才9個月,后續(xù)是否有更多的斷軸事件發(fā)生,還是一個未知數。
以往之為鑒,我們看看以往因為斷軸而召回的案例。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自2020年8月1日起,三菱汽車銷售(中國)有限公司將召回2016年10月14日至2017年11月25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帕杰羅汽車,共計5094輛。
據悉,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右前懸架下擺臂在焊接工序沒有對零部件進行充分固定,導致焊接位置偏移,造成右前懸架下擺臂的前襯套外筒和下底板端部的焊接深度不足,焊接強度下降。極端情況下,車輛制動時產生的負荷可能會導致該焊接部位脫落,由于該焊接部位的脫落,會造成其他正常焊接的部位受到過大的負荷,其他焊接部位也會發(fā)生脫落以及產生外筒變形,最終導致襯套從下擺臂總成上脫落,車輛行駛變得不穩(wěn)定,存在安全隱患。
如三菱部分進口帕杰羅汽車斷軸,直接召回便表明了設計和質量是存在問題的。理想ONE爭議最大的是理想官方堅稱設計和質量不存在問題,而網友對其使用的材料存疑。
理想ONE是一輛整備質量高達2.3噸的大型電動SUV,也是少有前懸采用麥弗遜并采用復合材料的車型。從幾次斷軸事故圖片看,問題幾乎都出在復合材料的下擺臂上,即鋼材+工程塑料。
車評人袁啟聰很早就微博上質疑,理想ONE的下擺臂采用工程塑料靠譜與否?雖然原來的微博已經刪除,但是其后續(xù)也在微博發(fā)問,下擺臂采用工程塑料的車,還有什么?
據了解,理想ONE前懸下擺臂部分采用工程塑料叫做“PA6+GF5O”,為尼龍/玻纖復合材料,其中“PA6”是尼龍的一種,有著較好的強度、剛度、韌性和耐磨性,常常用于機械結構零部件;“GF50”則是玻纖含量為50%(玻璃纖維能增強機械性能,百分比越大強度也越大,但韌性會變差)。
理想官方表示,除了理想ONE ,特斯拉在Model S、Model X等車上均使用了這種材料,且理想ONE與特斯拉使用了同一家供應商,即韓國日進。
不過使用了同一家供應商,不代表有同樣的設計,特斯拉在Model S、Model X的前懸均采用雙叉臂,而理想ONE采用的是麥弗遜。這樣一來,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北京地區(qū)理想汽車線下服務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考慮到理想ONE的增程式技術帶來的2.3噸的整備質量,后續(xù)車型將考慮更換耐重更高、質量更可靠的雙叉臂或者多連桿獨立懸架?!?/span>
這是否意味著,理想ONE的前懸架設計存在缺陷?我們拭目以待車主的使用表現,和理想汽車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