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好好說,不罵人都是好同學。
9月8日,大眾中國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一向表態(tài)中庸的大眾集團中國區(qū)CEO、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一反常態(tài),開啟了難得一見的吐糟模式,而被他吐糟的對象則是當下被熱議的——增程式汽車。
“增程式電動車從單車角度看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瘪T思瀚談到:“發(fā)展電動車的最終目的是減少碳排放,但如果是用燃燒化石燃料來發(fā)電,那根本沒必要這么做。”
馮思瀚話音剛落,大眾汽車中國研發(fā)部門負責人威德曼又補了兩句:“即使對單車來說,增程式電動車也意義不大,我們在幾年前就在研究增程式電動的可行性,現(xiàn)在討論這個技術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p>
(左:大眾中國研發(fā)部門負責人威德曼,右:大眾中國CEO馮思瀚)
李想回應了,而且沒爆粗
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
作為目前最為倚重增程技術的理想汽車,其創(chuàng)始人兼CEO此前曾經(jīng)因為這一技術路線被質(zhì)疑,而在一場活動中當著所有觀眾大爆粗口:“我先說難聽的話,XXX,一幫搞臭技術的,天天沖我們XX,什么增程電動是個落后的技術,請問,他們XXX搞出來屁技術了……讓一群毫無用戶思維,完全不關心用戶的這幫人,天天的研究技術路線,XXX什么技術路線?。亢f八道!”
今天,面對馮思瀚和威德曼的質(zhì)疑,李想終于收起了粗口,重拾了禮儀。他在微博上表示:愿意和大眾旗下最先進的PHEV進行節(jié)能環(huán)保對比測試。
應該說,增程式目前所面臨的巨大爭議,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李想本人。早在理想汽車還叫車和家的時候,李想就數(shù)次對外表示:開燃油車等于隨地大小便,而開電動車等于去公廁。
正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李想最初想要打造的是一臺微型的低速純電動車。在車和家,這一項目的代號是SEV。然而在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以后,因為監(jiān)管、合規(guī)等多種因素,李想宣告這一項目終止。
也正是因為SEV項目的失敗,才有了后來的七座豪華中大型SUV——理想ONE。但是,因為理想ONE采用了增程式技術,而這一技術方案的動力來源還是燃油。因此,讓李想最為尷尬的情景出現(xiàn)了,因為恰恰是他自己說出了那句:開燃油車等于隨地大小便,而開電動車等于去公廁。
所以,很多媒體不禁問到:理想ONE到底是屬于哪一類呢?
增程式之辯
事實上,增程式技術并非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07年,通用汽車發(fā)布了號稱增程式鼻祖的雪佛蘭沃藍達。此后,包括寶馬在內(nèi)的一些車企業(yè)曾研發(fā)增程式車型,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增程式技術路線都被放棄,作為鼻祖的雪佛蘭沃藍達也在2019年正式停產(chǎn)。
因此,目前的車企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除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企因有技術積累而重視混動技術之外,其它大部分車企都視純電動為未來的主流技術路線。而大力推廣增程式電動車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只有理想汽車一家。
面對媒體的質(zhì)疑,李想本人曾表示,增程式只是一個過渡方案而已,最終還要走純電動的路子。今年4月,他更是稱:“未來不再強調(diào)理想ONE是增程式電動車概念。從現(xiàn)在開始,理想ONE就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p>
過渡方案?那么過渡的時間有多久呢?李想始終沒有向給出答案。而外界知道的則是,在未來的三年內(nèi),理想汽車不會推出新的產(chǎn)品,甚至不會有理想ONE的改款車型。
作為市場上唯一的一款增程式車型,理想ONE在3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上確實展現(xiàn)了一定的競爭力。在剛剛過去的8月,理想ONE共交付新車2,711臺,創(chuàng)單月交付量新高。今年累計銷量更是已經(jīng)達到 14,656臺。
但有業(yè)內(nèi)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李想本人都認為增程式技術是過渡方案,那么理想目前其實應該抓緊向純電方案轉型。首先,理想轉型的時間越晚,它和特斯拉等車企的技術差距就會越大。
對于另外一個問題,李想本人對此也有著充分的認識,他曾在朋友圈表示:“大部分同行都會嚴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級充電站,蔚來自建換電和充電體系對于銷量的促進。”而這恰恰是理想目前的短板,因為增程式汽車可以通過現(xiàn)有的加油站進行補能,無需另建充電網(wǎng)絡。但假設有朝一日理想放棄增程,選擇純電,屆時勢必要大規(guī)模建設充電網(wǎng)絡,而這絕非朝夕之功,這無疑又落后于特斯拉和蔚來等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