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混,小排量渦輪增壓的福音。
“Monza”,不僅是科魯澤的英文名,也是雪佛蘭在1975年推出的一款“肌肉小駒”。所以你能看到科魯澤的部分車型,從車標、鴨尾、后唇,甚至車內紅色的縫線,都在瘋狂暗示自己強大的運動基因。
而9月4日,【汽車維基】試駕的正是一輛科魯澤,即:2021款輕混RS 330T自動痛快版。想必,你也很想知道,在經(jīng)過了一年沉淀后,新老款之間到底有什么變化,在同級中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水平,今天,我們只說重點。
漸入佳境
如果把一輛車型比喻成數(shù)碼寶貝,那么2021款輕混科魯澤RS的進化階段一定是“完全體”的存在。因為在筆者眼里,小排量渦輪增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別是三缸機。
直言不諱的說,之前,筆者深度采訪過兩位老款科魯澤的車主。其中一位車主在聊到動力時不甚滿意,認為車子起步和后勁的“力道”略微匱乏。所以,當拿到新款輕混版本時,動態(tài)體驗便成為了此次試駕的重點之一。
其實2021款輕混RS 330T自動痛快版是有運動模式的,但事實上,無論標準模式還是運動模式,其變速箱的降檔積極性并不是很高。而且,雖然加入了輕混系統(tǒng),但在做kickdown時,依舊能感受到渦輪的遲滯。
好在遲滯現(xiàn)象不是很大,好在運動模式并非擺設,激進的調教讓整車的靈動性更加行云流水。并且,這輛車的ECU聰明之處在于,當你的油門踏板下榻幅度很淺時,車輛會自動觸發(fā)ECO模式,經(jīng)濟實用。
最終考慮到它的售價,所謂的“缺點”其實是能接受的。當然,“吐槽”歸“吐槽”,優(yōu)點還得聊。
首先,加速。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新款輕混RS無論是起步、提速、還是超車都沒有任何壓力,即便是把車速拉到100-110km/h,它依舊能在車流中隨意穿梭,游刃有余。你明顯能感受到“雙管齊下”的作用,但就是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這就是科魯澤48V的魅力。
其次,平順。
這套輕混系統(tǒng)會在發(fā)動機啟動、怠速、加速初段、滑行和剎車五種工況下介入工作,分別對應的是敏捷啟動、電動助力、智能充電、制動能量回收共五種工作模式。舉個例子,比如,在停駛狀態(tài)下,帶啟停功能的發(fā)動機可實現(xiàn)停機運行;比如,當車輛怠速滑行時,48V系統(tǒng)會輸出電動扭矩來維持發(fā)動機轉速;再比如,變速箱換擋時,電機也會提供額外助力扭矩,幫助發(fā)動機盡快達到換擋轉速,從而實現(xiàn)行進中更快的換擋動作。
一整天體驗下來,筆者對這套動力總成的平順度還是很滿意的。
可圈可點
除此以外,便是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鑒于新款科魯澤于5月初就已上市,再加上2019款在上市第五個月就創(chuàng)下了2.1萬輛的最高銷量紀錄,小伙伴們對它并不陌生。所以,新款科魯澤輕混RS的外觀內飾,筆者就不一一展開了,單拿出來幾點印象深刻的來談一談。
首先,空間。
筆者是183的個頭,220斤的身材,所以當聽到“緊湊型”這三個字時,怎么著都覺得緊湊。更何況,家里還有一輛老款的雪佛蘭,B級車。因此,至始至終對科魯澤的空間表現(xiàn)根本不報有任何奢求。
或許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2021款科魯澤輕混RS,無論是頭部空間、腿部空間,還是橫向空間;無論是前排空間、后排空間,還是后備箱空間,表現(xiàn)都非常出彩,寬敞度竟和那款B級老雪佛蘭不相上下。
特別是后排,在前排調整好筆者平時的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間依舊能有一拳的距離。而且,后排頭枕要比前排更柔軟,靠背角度并不算直,中間地臺隆起不高,同時還有出風口。綜合而言,舒適度可圈可點。
其次,底盤。
雖然 “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組合聽上去很常見,甚至有點“爛大街”,但你要把它放在一輛合資入門級緊湊型轎車上,似乎就成了“不可多得”的配置。
整車懸架或多或少保留了一定的路感。在實際駕駛感受中,你能清楚的感知到車輛在壓過不同路面帶來的各種回饋,確實有那么一點運動的激情在。另外,高速過彎時,緊實的底盤、有支撐的懸架也能給你帶來一定的信心。
至于轉向,不得不承認,高速的信心,一部分來源于轉向系統(tǒng),阻尼感很強,回正力矩也不小,從而才使得高速狀態(tài)下的它異常得穩(wěn),即便是偶遇橫風或是壓過碎石。
但有一說一,車輛低速蠕行時,方向盤其實還可以再輕一些,這是由于左右轉向阻尼過大、回正力矩過小所導致的。換句話說,科魯澤在原地掉頭時,方向很難打動,而且,方向盤自己還很難回正,這一點女司機需要適應一下。
總而言之,48V輕混的加入,不僅讓科魯澤的動態(tài)表現(xiàn)提升了一大截,更是鞏固了它在同級中的地位。事實證明,2021款科魯澤輕混是10萬元轎車的不二之選,哪怕你是個顏控,是個喜歡速度與激情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