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第一次,我在試駕起亞的車型之后,最先想提到的不是設(shè)計,而是駕乘和車機。這里面其實也有些沒有新鮮感的意味存在,畢竟全新一代K5凱酷(以下簡稱凱酷)的外觀早已曝光,這次與凱酷接觸,我將更多目光放在設(shè)計之外也是理所當然。
OK,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消費者買車,其實并不太看重性能到底有多強、操控到底有多好,反而一個“順”字,能在很多時候左右消費者的最終決定。在駕駛凱酷駛上高速之前,我在心里就已經(jīng)為凱酷打上了“順”的標簽。
城區(qū)道路中的時走時停,十分考驗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以及平順性,而凱酷身上這臺8AT的表現(xiàn)足以讓我給出高分,這臺變速箱屬于在加速過程中比較樂于升擋的類型(運動模式下會有不同),在換擋過程中,你幾乎察覺不到任何闖動,即便是在低擋位來回升降擋,它的換擋平順性也可圈可點。
凱酷對于“順”的另一層詮釋在于日常駕駛對駕駛員肢體感受的順,它的轉(zhuǎn)向手感并不厚重,是比較適中的類型,但即便如此,在彎道中你也能輕易感受到方向盤的回饋,并且這種回饋并非那種“電子味兒”很濃的回饋,喜歡感受駕駛的朋友會喜歡這種手感。再者是油門響應,平時你可以很輕易的用你的右腳來調(diào)度它的每一絲動力,起步時完全不會出現(xiàn)竄車的情況,你右腳下壓的每一寸,動力的涌現(xiàn)都在你的預料范圍之中,不會讓你有任何一點與機械博弈的感覺。
在上了高速之后,凱酷的“順”就從前面的那種“順手”變成了“順心”,到現(xiàn)在為止,除開新勢力的那些純電動車型外,我敢說凱酷的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絕對是目前合資品車型中最好用的,沒有之一。它的全速域自適應巡航雖然需要手動調(diào)整車距,但實際上,在駕駛過程中,不同的車速下相同的車距設(shè)定,目測來看車距會有不同,極有可能是行車電腦在根據(jù)車速來調(diào)整最安全的跟車距離。
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一點在于凱酷的車道保持(居中保持)功能,現(xiàn)在多數(shù)擁有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的車型,都不太支持長時間雙手離開方向盤,少則15秒,多則半分鐘,就會在提示音響起之后自動取消車道保持狀態(tài)。而凱酷的車道保持,在我親測下,能夠做到雙手離開方向盤2分鐘后才在儀表盤上出現(xiàn)提示,大約20秒之后再出現(xiàn)聲音提示,即便如此,提示音響起之后至少15秒,才會自動取消車道保持功能,也就是說,在你聽到提示音之后,稍微動一下方向盤,就能享受到幾乎全程解放雙手雙腳“駕駛體驗”了。
噢對了,為什么我敢說幾乎全程享受解放雙手雙腳,就連限速都不用管,是因為凱酷的這套自動駕駛輔助能夠根據(jù)車載導航中的限速來自動設(shè)定巡航車速,完全不用駕駛者去進行手動調(diào)整,順心程度真的沒話說。
大概是迫于造車新勢力給的壓力,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車企在智能互聯(lián)和智能物聯(lián)層面都加快了腳步,對于凱酷這樣一部從外觀就開始有著明確目標群體的車型來說,若是在智能層面不能直擊需求痛點,便可能會在市場上功虧一簣。
當然了,凱酷這次入市,在智能層面上的造詣肯定不會讓它的目標群體失望,拋開前面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上的智能化不談,凱酷在車機系統(tǒng)上的智能化也的確能夠直擊需求痛點。雙12.3英寸大屏的存在,首先在視覺上就將智能二字刻畫在坐入凱酷車內(nèi)的人的心中了,其背后的車機系統(tǒng),在擁有日常常用的功能和APP之外,對于語音控制的支持也十分到位。
在試駕過程中,我用四川話刁難它,它居然也能對答如流,并且它的回答一點也不生硬,這意味著車內(nèi)乘員也能夠用日常說話交流的方式去指揮它播放音樂、查詢導航路線、開車窗、開空調(diào)等等操作,正常情況下,能動嘴的事,絕對不會讓你動手。
對于智能物聯(lián),凱酷也支持在手機APP上遠程操作車輛,開鎖、啟動、通風等等操作都能通過手機APP來實現(xiàn),這次由于沒能實際進行操作,秉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就不多介紹了,等到下次拿到長測車,我們會專門拍一個關(guān)于凱酷通過手機控制車輛的視頻來為大家講解,各位只需要持續(xù)關(guān)注我們W動力就行了。
(注:本文圖片均為W動力原創(chuàng),盜圖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