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真的比過程重要嗎
圖文:木喬木喬
編輯:諾妍
最近,特朗普跟微信撕、特斯拉跟拼多多扯,讓一眾看客吃了不少瓜。同期,還有一個熱點事件,恐怕大家也在坐等下一步進展:力帆破產,到底會不會被吉利收購?
在大浪淘沙的節(jié)骨眼上,哪一種結局都惹人關注,更何況看熱鬧不嫌事大,隨波發(fā)表點調侃的意見,會覺得自己參與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能耐。
今天,筆者并不想去研究力帆到底能不能“起死回生”,當看到鋪天蓋地的稿件寫“尹明善敗了”“尹明善錯了”“重慶首富暮年悲涼”“尹明善淪落”……實話說,作為一個汽車行業(yè)的重慶小編,是看不慣這種“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的,特別是“消費”這位重慶的企業(yè)家。
![]()
82歲了,尹明善依然不愿放棄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事業(yè),且不論最終的成敗,就憑這直面的勇氣和堅持的精氣神,就足以肅然起敬,試問你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筆者看來,“996”工作制和“狼性”文化是中(qi)國(ye)高速發(fā)展需要的“雞血”和思想燈塔,換個角度,不得不承認也在逐漸透支年輕一代的生活激情。所謂時代的產物,面對工作壓力和家庭焦慮時,30-40歲的年輕人已經有了“早退”的念頭,可還記得去年“中國年輕人想早退休”的話題上了熱搜榜?
![]()
年輕人目標退休年齡從前年的57.6歲降到去年的55.8歲,再回過頭來看尹明善,55歲打入摩托車行業(yè),62歲進入汽車行業(yè),即便不多說,大家也應該能發(fā)現差距了。
有人笑說,5月才在股東大會上說堅持,怎么8月就申請破產了,臉疼嗎?殊不知,力帆于尹明善來說,是夢想,也是把自己推向浪尖上的人生價值體現,更是一份“力帆系”的責任,一句“重慶首富”,又可曾看到了他背后的經營,恐怕這份酸甜苦辣,能與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的孩子父母有共鳴,是的,力帆對這個企業(yè)家來說,是老來得到的特別的“兒子”。
尹老先生,曾經也是一名英語老師,還做過出版社編輯,甚至下過獄,經歷過歲月洗禮的他,并沒有把年紀作為限制,更是想活出自己的風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fā)現了重慶摩托車的商機,帶著一幫人從無到有,甚至創(chuàng)新研發(fā)摩托車發(fā)動機,前后不到十年的時間,尹明善把力帆磨成了利劍,在2000年超越了嘉陵摩托,成為了重慶摩幫的老大。
![]()
審時度勢,是每一個企業(yè)家都需要具備的,尹明善在這方面并不缺失,從摩托車拓展到乘用車,就是最好的證明。很多人認為,這是尹明善“輸”的開始,他“錯了”,理應滿盤皆輸。然而你能否定摩托車市場份額,將被更舒適使用場景更廣泛的家轎替代這一趨勢嗎?你不能,尹明善也不能,所以錯應該是這個選擇嗎?
乘用車的玩法跟摩托車不同,所處的發(fā)展時代也不同,力帆汽車的起步時機不像摩托車這般精準,借鑒是開始,但更多的沉淀在于研發(fā)和品控,盤子比摩托車要大得多,力帆汽車路不長,與后期的經營、策略、團隊息息相關。同當下的造車新勢力不同,力帆能抓住部分用戶的需求,并不嘩眾取寵,但有些相似的是,急功近利,而且人心不齊,力氣不往一處使,任憑尹老先生有多拼,也是獨木難支。
夢終究是屬于尹老一個人的,堅持也是他的期許,往往大勢已去事與愿違罷了,年輕的看客或許只能站著說話腰不疼。
摩托車和汽車之外,足球、房產、金融,應該是廣為人知的其他領域的涉足,說尹老喜歡足球也好,說他為了一己私欲也好,你能否定那些年他對足球事業(yè)的投入嗎,力帆足球拿下的那些成績難道都是假的嗎?你依然不能。
你知道“逸夫樓”是邵逸夫的慈善,那高校、高中里的“明善樓”和光彩小學又該怎么解釋呢?還有非典時期、洪水時期、地震時期,力帆集團前后捐贈超1億的善款,不足以讓各位多留點口德嗎?成了重慶首富,不忘反哺社會,這個重慶的企業(yè)家,反正筆者是很敬佩的,并不希望看到大家在其遲暮之年,還去其傷口撒一戳鹽,畢竟不是烹飪,多一粒鹽都會疼。
![]()
且不說力帆摩托,就單是大家不看好的力帆汽車,走一遭也是在汽車行業(yè)激過浪的。十萬塊能買到的大空間MPV軒朗,解決了很多商販一車兩用的實際問題,也在新能源領域開啟盼達共享汽車改善出行,不僅降低了出行成本干掉了C2G,也為很多新手司機提供了練手的機會,更是給共享汽車的普及劈開了血路,這樣的力帆汽車,多一點肯定很難嗎?
力帆申請破產是事實,也是多事之秋2020年汽車行業(yè)洗牌的參與者之一,是前車之鑒也是鞭策,雖然力帆品牌的前路還不清晰,但希望能得善終,也不負82歲高齡的尹老先生28年的苦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