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利汽車近期宣布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項目,該項目以"改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為核心,目標是到2026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賓利車型。隨著賓利的入場,新能源領域已經覆蓋了幾乎所有的豪華品牌。從燃油化到電動化的轉型,就是汽車工業(yè)的一次革命。在這條路上,豪華品牌們的發(fā)展無疑更值得關注。
特斯拉是那條鯰魚
從內燃機誕生到現(xiàn)在百余年的時間,燃油效率的進化似乎已經到達了上限。尤其隨著各國、地區(qū)的排放法規(guī)日趨嚴苛,在內燃機上進行深挖的投入與產出已經遠遠不能成正比。新能源幾乎是唯一的途徑了,而電動能源是其中最為可行的方案。
但對于體量龐大、對油耗并不敏感的豪華品牌,在電動化的轉型上注定不會成為先行者。不過如今BBA等豪華品牌陣營紛紛轉型,特斯拉是池塘里的那條鯰魚。
在市場包容度和消費理念更超前的北美,特斯拉展現(xiàn)出了作為純電動汽車搶奪傳統(tǒng)豪華品牌份額的能力。這讓豪華品牌們看到了新能源未來的潛力,也讓不少豪華品牌下定決心大刀闊斧的進行電動化轉型。
保時捷Taycan吹響電動化號角
豪華品牌的定位讓它們不能用最簡單的"油改電"方式進行,而是要從零開始開發(fā)純電動車,這就要把現(xiàn)有的燃油車砍掉。
保時捷就為Taycan專門開發(fā)了一套專屬純電動平臺,這一被稱之為"J1"的純電動平臺,是由保時捷主導開發(fā)的產物。在未來,該平臺的部分技術設計也將與奧迪品牌共享,而保時捷則會依托于"J1"平臺繼續(xù)完善其最終目標——保時捷PPE平臺。
根據(jù)保時捷此前公布的戰(zhàn)略,到2025年,保時捷大約有50%的車型會采用純電或混合動力作為驅動系統(tǒng)。此外保時捷未來還將投入60億歐元,主要用于祖文豪森工廠的電氣化改造,包括升級所有電動車所需要的技術設施,在量產Taycan之外,還將用以擴展Mission E車系及現(xiàn)有車系的電動化,未來保時捷會把電氣化技術引入更多SUV車型上。
寶馬的激進電動化之路
最近寶馬集團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在2020年4-6月中,寶馬集團實現(xiàn)收入199.73億歐元,同比下滑22.3%,息稅前利潤虧損6.66億歐元,虧損額遠高于市場預期的4.199億歐元。其中汽車部門第二季度息稅前利潤率已經從2019年的6.5%降至-10.4%……
但寶馬的電動化轉型策略非常激進,即使面對增幅較大的虧損,寶馬仍會在2025年前投入300億歐元用于技術研發(fā),而電動化技術將是這筆資金投入的重點領域。
按照寶馬集團此前的規(guī)劃,2021年底前該集團旗下純電動車型將擴充至5款;到2023年寶馬集團電動車型陣容將達到25款,其中約一半的車型為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寶馬集團生產的電動車累計將達到700萬輛,其中三分之二將是純電動汽車。屆時該集團平均每輛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三分之一。
如今正處于寶馬集團發(fā)力電動化戰(zhàn)略的初期,其電動車銷量已經有了明顯起勢。在中國市場中,寶馬5系新能源上半年累計銷量已達到11341輛,同比上漲8.3%,僅低于Model 3、秦新能源、Aion S、蔚來ES6等少數(shù)車型,位列第五。而等純電動SUV寶馬iX3上市后,該企業(yè)新能源銷量極有可能再掀一波高潮。
雖然如今寶馬集團仍處于電動化轉型的初期,但寶馬的電動車銷量已經有了明顯的起色。在中國市場,寶馬5系新能源上半年累計銷量已達到11341輛,同比上漲8.3%。今年的電動化節(jié)奏將要明顯加速,下半年上市的寶馬iX3就是重頭戲,或許屆時寶馬的電動化轉型會掀起一波高潮。
奔馳牽手寧德時代
去年曾經因為部分媒體的錯誤解讀,"戴姆勒放棄研發(fā)內燃機"這則假新聞被迅速傳播,盡管戴姆勒官方已出面辟謠,但同時戴姆勒又向外界重申了面向電動化未來的"2039愿景"。
而在今年4月,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zhí)行官康林松也證實,奔馳旗下多款車型將實現(xiàn)電動化轉型,包括硬派越野車型奔馳G級也在電動化轉型的行列之中。
以目前奔馳在全球范圍內銷量結構來看,奔馳最重要的市場是中國、歐洲和美國。目前這三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都十分光明,極富成長潛力。
奔馳目前已經推出了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型——奔馳EQC,EQC的尺寸與奔馳GLC相近。除此以外,奔馳還計劃在未來數(shù)年內推出多款電動車型,涵蓋旗下所有細分市場。根據(jù)目前已知的信息,首款基于MEA平臺打造的奔馳MQS將于2021年正式上市;2022年,對標特斯拉Model S的奔馳EQE也將誕生在這個平臺。
另外,奔馳似乎還正在努力增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目前,奔馳在歐洲、亞洲、北美洲擁有落成或在建的九家電池工廠,而前一段時間,戴姆勒集團宣布投資7.4億美元,在北京建設一座占地面積5.63萬平方米的全新電池工廠,為北京奔馳新能源車型提供電池。
就在8月5日,梅賽德斯-奔馳與寧德時代宣布將深化雙方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的合作。為了支持梅賽德斯-奔馳車型陣容的大規(guī)模電動化,寧德時代將為其提供符合碳中和標準的先進電芯、模組及電池系統(tǒng)。
第二陣營的電動化競爭同樣激烈
在進行電動化轉型的不止BBA陣營,二線豪華品牌們同樣正在努力。捷豹路虎算是最早推出電動化產品的豪華品牌之一了,捷豹路虎在其他傳統(tǒng)豪華車企還在籌備引入電動SUV規(guī)劃時,就帶來了首款電動化產品I-PACE。
和捷豹路虎不同,凱迪拉克則是通用集團電動化戰(zhàn)略的領先品牌,新開發(fā)的通用BEV3平臺預計于2021年由凱迪拉克使用。目前該平臺的首款車型Lyriq也已經正式亮相。不過Lyriq只是一個開始,不久以后凱迪拉克還會發(fā)布另一款電動車旗艦級的產品——Celestiq。
寫在最后:隨著多家豪華品牌入局電動化,未來豪華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傳統(tǒng)豪強和特斯拉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同場競技一定會非常精彩,這樣的未來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