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調(diào)侃“懂大眾的人,都買斯柯達”,作為一個源自于捷克的品牌,早在1991年,斯柯達就被大眾集團全資收購,成為了大眾旗下的又一個子品牌。
![]()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以后,斯柯達旗下生產(chǎn)的各款車型,都已經(jīng)用上了與大眾品牌一樣的發(fā)動機、變速箱以及平臺。不過,雖然“三大件”與大眾基本一樣,但是由于品牌定位與號召力的原因,斯柯達的車型在國內(nèi)往往要比同級別的大眾便宜一大截。因此對于那些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講,斯柯達往往是比大眾更加“理性”的選擇。
![]()
不過,反映到銷量上的情況卻又不大一樣,與大眾品牌的強勢相比,斯柯達在國內(nèi)市場的表現(xiàn)卻很難被稱得上亮眼。在2019年,斯柯達在華售出28.2萬輛新車,同比下降17.3%,而在全球范圍內(nèi)則是微跌0.9%,成為了大眾集團內(nèi)部唯一銷量下跌的品牌。
![]()
當(dāng)然,也并不是說斯柯達不爭氣,相反,在利潤方面,斯柯達的利潤率達到了8.4%,甚至比奧迪品牌還要高,屬于大眾集團內(nèi)的“尖子生”。不過比較尷尬的是,這個在海外市場能與大眾品牌“平起平坐”的歐洲老牌來到國內(nèi)以后卻始終低人一等。
這是因為作為同是大眾集團的品牌,由于入華時間較遲,在政策上斯柯達在一開始就只能委身于上汽大眾的旗下?!凹娜嘶h下”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的,畢竟大眾品牌總不能讓你威脅到自己的市場吧?因此在國內(nèi),斯柯達的品牌定位與資源一直以來都是要比大眾低一點的,不過由于兩者產(chǎn)品并無根本上的不同,反倒是令斯柯達的性價比更加突出。
因此,盡管銷量不算特別高,但是憑借著市場的大體量,中國依舊成為了斯柯達目前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
而今年正值斯柯達品牌成立125周年,為了可以在銷量上更進一步,大眾集團更是與上汽集團展開了談判,最終雙方?jīng)Q定為斯柯達品牌在中國市場重新找“定位”,這也是昨日斯柯達官方突然宣布對旗下9款車型進行“官降”的原因。
![]()
其中,柯迪亞克定位最“高端”的SUV車型柯迪亞克以及柯迪亞克GT,部分配置車型最高降價幅度高達2.45萬元,而斯柯達在國內(nèi)銷量最高的車型明銳,在降價之后更是將入門車型的起售價控制在了10萬以內(nèi)。
而這次的降價,是意在將斯柯達與大眾的差距進一步拉開,更加凸顯其性價比,這無疑能進一步吸引到更多青睞大眾品牌的潛在買家。不過,在另一方面,隸屬于“上汽系”的斯柯達與“一汽系”的新獨立品牌——捷達的差距卻又在迅速縮小。除去像速派、柯迪亞克這類定位較高的車型以外,像柯米克(GT)、明銳、昕銳、昕動的車型已經(jīng)下潛到了捷達品牌的售價區(qū)間了。
![]()
捷達VS7(10.68-13.68萬)
因此,上汽斯柯達的這次品牌定位調(diào)整,也能看作是上汽系對抗一汽大眾捷達的一招“險棋”。要知道,“捷達”雖然是一個新品牌,但是捷達車型的名字卻是幾乎伴隨著兩代國人的成長,在知名度上,理論上定位更高的斯柯達甚至可能不如這一個新晉品牌,而與捷達打“價格戰(zhàn)”的話,斯柯達的勝算更是寥寥。
![]()
如何權(quán)衡品牌定位與銷量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可能將關(guān)乎到斯柯達品牌維拉在中國市場的走向。究竟要轉(zhuǎn)做“廉價版合資車”還是繼續(xù)走“高性價比大眾車”的路線也成了他們必須要考慮的現(xiàn)實。畢竟對于任何一個汽車品牌來講都好,往“低”走容易,重新往“高”走就真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