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根據外媒的報道,日前斯柯達首席執(zhí)行官Klaus Zellmer表示“斯柯達正考慮退出中國市場”。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能要和“大眾平替”說再見了。
不過Klaus Zellmer并未把話說死,他表示“斯柯達或許會繼續(xù)在中國銷售產品,只是不在中國生產”。這對于廣大斯柯達的車迷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
![]()
1895年成立的斯柯達,發(fā)展歷史超過百年,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汽車品牌之一。在被大眾集團收購前,斯柯達的高光時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 年代,彼時它生產過一款名為HispanoSuiza的豪華車型,據說售價比勞斯萊斯還昂貴,被用來作為總統(tǒng)的賀禮。
當然了,中國消費者更熟悉的還是被大眾集團收購后的斯柯達?;蛟S是為了快速鋪開國內市場,大眾集團在斯柯達身上付出了不少努力,2006年推出的首款車型明銳Octavia率先用上了EA888系列1.8T發(fā)動機。
![]()
這份誠意得到了市場的正面回饋,根據媒體的統(tǒng)計,上市當年明銳Octavia的銷量成績達到了3.18萬臺,可謂出道即巔峰。
![]()
后來的晶銳Fabia、昊銳Superb等,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在這一過程中,斯柯達“大眾平替”的稱號也逐漸廣為人知,很長一段時間里,“ 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成了各大汽車論壇上的一個流行梗。以速派為例,老款速派和老款帕薩特都源自大眾PQ46平臺,且沿用同一套動力總成(EA發(fā)動機+DSG 7速雙離合變速箱),但速派的價格比帕薩特更接地氣。
![]()
銷量方面,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巔峰時期是2015年-2018年,這期間斯柯達的最高月銷量達到兩萬臺左右,且2016-2018年斯柯達連續(xù)三年銷量沖破30萬臺大關。
一時間,斯柯達成了市場的香餑餑?;蛟S正因如此,大眾集團才會在2016年讓斯柯達國產車型的尾標從“ 上汽大眾 ” 變成了“ 上汽斯柯達 ”。
可惜的是,自2019年起國內汽車市場的增速放緩,市場開始由“增量”向“存量”轉變,斯柯達的銷量受到波及。根據統(tǒng)計,2019年斯柯達賣出新車28.2萬臺,銷量同比下滑。到了2020年和2021年,斯柯達的銷量成績更是跌到17.3萬臺和5.6萬臺。即便到了今年,斯柯達的市場表現(xiàn)依舊不如人意。
![]()
回過頭去看,斯柯達“退出”中國市場,似乎變得情有可原了。
那么,斯柯達會就此被中國市場拋棄嗎?現(xiàn)在下定論還太早,但不可否認,眼下斯柯達確實來到了十字路口。
有一說一,斯柯達的產品矩陣相對還是比較豐富的,不過這幾年它的“爆款屬性”并不明顯,在年輕消費群體里的存在感自然也就不高。雖然此前品牌發(fā)布了基于“2030戰(zhàn)略”的全新品牌標識,同時也計劃在2026年推出3款全新純電產品,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時代,斯柯達的應變速度還是不夠快。形勢,仍然嚴峻。
![]()
重點是,這幾年國產品牌正快速崛起,“中國智造”無論在品質還是性價比方面都不輸于合資品牌。在這樣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曾經被視為“大眾平替”的斯柯達受到的擠壓可想而知。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造成斯柯達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同樣的道理,放在韓系車身上也適用。
明面上,斯柯達這幾年的銷量確實沒了往日的輝煌,但也不必太過憂心,畢竟背后有大眾集團做靠山。退一步來說,隔壁法系車的日子也沒好到哪里去,人家也還能努力掙扎,斯柯達現(xiàn)在談退市,可能有點早了。
![]()
寫在最后:
從目前的情況來猜測,斯柯達應該不愿完全舍棄中國市場,如果能堅持到轉型成功的那一天,斯柯達也許會再度迎來屬于自己的傳奇。不過需要明白的是,新能源這條路并不比傳統(tǒng)燃油好走,眼下造車新勢力的“兇狠”程度眾人皆知,未來的日子,斯柯達是應該好好想想怎么走了。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