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們來說也是如此。疫情背后,是風口期已過、資本市場冷卻加速下的市場淘汰。漸漸地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變得“人人得而誅之”了。
年初的時候,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曾發(fā)文預測中國車企新格局——“3+3+3+3式存活論”。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二汽)、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傳統(tǒng))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造車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小鵬?;蛟S王興的言論有些過于主觀,但翻翻造車新勢力車企的半年銷量卻不難發(fā)現(xiàn),梯隊化越來越明顯的市場格局。
-1- 元年至今,PPT距量產到底有多遠?
造車新勢力風潮起源自2014年,這一年的夏天黃修源在上海注冊成立一家造車企業(yè)——游俠汽車;同年蔚來的豪華團隊開始組建;以何小鵬、夏珩、何濤為核心的造車團隊也在廣州宣布成立;樂視創(chuàng)始人賈躍亭在其微博上宣布,樂視正式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從這一年開始,資本市場對造車概念趨之若鶩,催生出了數(shù)百家新造車企業(yè)。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達10262億元。
然而6年時間過去了,再大的浪潮也到了退去的時候。隨著中國汽車產業(yè)進入調整期,新能源產業(yè)熱度下降,資本也開始逐漸趨于冷靜。沒有了融資,讓一些造車新勢力倒在了量產這個門檻上。
游俠汽車堪稱最早創(chuàng)立了PPT造車這一概念,在游俠的首款新車發(fā)布會,游俠X由于概念車大面積抄襲特斯拉,被嘲諷為“PPT造車”。即使后來有新資本及管理層的加入,游俠汽車至今也未能拿出一款量產車。曾計劃在2019年末交付產品的游俠汽車,到目前為止,量產車、工廠均未落地。
如果說游俠汽車是屬于低估了造車的難度,那么倒在量產前夜的拜騰則是死在了資金鏈上。作為一個傳統(tǒng)汽車人從零造車的范本,概念產品推出就接近85%量產、中美德三地研究中心協(xié)同推進產品研發(fā)、讓寧德時代忍不住心動掏錢投資……
然而造車實在是個燒錢的項目,蔚來CEO李斌曾說,沒有200億元不要造車。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也曾感嘆說,“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太夸張,現(xiàn)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彼园蒡v在走到量產階段時停擺,沒錢是最重要的原因。
從結果來看,游俠汽車和拜騰汽車,都是沒有量產的造車新勢力。然而從PPT到量產到底有多遠?沒有人說的清楚。因為造車就是木桶理論,長板不是關鍵,關鍵在于不能有短板,研發(fā)、生產、融資、管理、供應鏈……每一項都不能落后。
-2- 梯隊出現(xiàn),前五名銷量占比90%
如果說在2020年倒下的造車新勢力都有著明顯短板,那么處在頭部的幾家車企日子已經算好過的多了。
從銷量來看,由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和哪吒組成的第一梯隊,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占比高達90%以上。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梯隊化越來越明顯,頭部車企和后面車企的差距也逐步拉大,排名第一的蔚來汽車銷量是排名第五哪吒汽車的近三倍,是排名第六的零跑汽車近十倍的數(shù)據。
第一梯隊的幾家車企也算爭氣,在7月總算給其實低迷的造車新勢力傳來了一些好消息。7月31日理想汽車正式在納斯達克市場掛牌上市;小鵬汽車宣布完成5億美元C+輪融資;哪吒汽車(合眾新能源)也正式啟動C輪融資并計劃2021年登陸科創(chuàng)板上市;銷量最高的蔚來也在困難時期得到了安徽政府伸出的援手,獲得了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等六家銀行的百億授信。
但對于頭部車企來說,并不算高枕無憂。因為在中國新能源市場還有一個大魔王——特斯拉。根據乘聯(lián)會數(shù)據顯示,僅特斯拉 Model 3就在6月賣出了14954輛,單月銷量就趕上了蔚來半年銷量的總和。
可怕的是特斯拉中國似乎還沒有出全力,7月份才開始搭載寧德時代電芯的國產Model3就要上線了,磷酸鐵鋰電池版本或將讓國產Model3起步價格繼續(xù)下探,從而進一步刺激銷量……
對于威馬、小鵬來說,除了特斯拉外,理想汽車帶來的競爭壓力同樣不小。另辟蹊徑的理想汽車增程式車型,增程式車型解決了純電動車的續(xù)航短、充電麻煩的問題,這可能是理想ONE在對比電動車時最大的優(yōu)勢。
從上半年的銷量來看,曾經的威馬、小鵬的第二、三名寶座已經被理想汽車超越了,而小鵬和威馬都在面臨產品后期表現(xiàn)乏力的問題,不過好在新車型的上市都有機會再刺激一波銷量。
而哪吒汽車雖然被劃分到了第一梯隊,但還沒有邁過交付1萬輛的大關,從銷量成績來看,出境并不算安全,要有有所成就,還得努力跟上前面四家車企。
-3- 風口吹過之后,誰會退去,又有誰能留下?
其實面對2020年的諸多挑戰(zhàn),對于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從2018年中國車市下滑開始,資本市場對造車新勢力的熱情就開始減弱了。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資本向頭部企業(yè)聚集,中部和尾部企業(yè)已經越來越難拿到資金。
但即使是蔚來也一直在盈利問題上步履蹣跚。要知道2020年第一季度蔚來車輛毛利率為-7.4%,整體毛利率為-12.2%,“賣一臺虧一臺”的窘境很難讓投資者們滿意。
蔚來尚且如此,其他車企更是不好做。在大市場背景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僅蔚來、小鵬和理想傳出了融資的消息。
對于投資機構而言,投資某家造車新勢力,是一定要算回報的,并且這種回報一定要匙明晰的,甚至要能在退出時拿到現(xiàn)金。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其他造車新勢力恐怕就沒這么好的運氣。由于沒有在一開始就明確投資方的投入退出機制,這些造車新勢力后續(xù)的融資都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寫在最后:現(xiàn)在看來,造車新勢力只能活2-3家的言論并非無稽之談。造車是一個非?!盁X”的行業(yè),融不到錢的車企只能一點點耗盡自己的生命。但資本會更加謹慎地投資,這也讓造車新勢力中能拿得出好產品的公司才有機會獲得融資機會。對于頭部5家車企之外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基本很難扭轉局面了。而頭部五家企業(yè)究竟還能留下誰?蔚來/理想/小鵬or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