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車評的人都知道
“這輛車的底盤很有溝通感”
到底出鏡率會有多高
![]()
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
轉向精準、側傾極小、操控極佳等等
哪怕這輛車擁有一絲的運動基因
你就會在各種媒體、鍵盤俠筆下看到
這句我們早已經聽出繭子的話
![]()
同樣
鍵盤俠們也十分喜愛這種說辭
“換代之后完全沒有了上一代的溝通感”
“這代車型操控就是垃圾”
類似這樣的云評車話術也屢見不鮮
某條、某家等平臺也是深受其害
![]()
當然
除了運動標桿M3之類的車型以外
想要評判“溝通感”
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敏感的屁股
或者對這個詞相對正確的理解
![]()
那么問題來了
什么才是溝通感
一般人可以體驗到嗎
為什么要和車溝通
讓我們接著往下聊
![]()
對于不喜歡車
或者只把它當做工具的人老說
溝通感并沒有任何意義
在他們眼中
只要不顛、不吵
就是好車
而終于對車有更高要求的人呢
卻在網上反復的看見
![]()
這種不切實際的話大多會混淆視聽
或者給人一種錯覺
只有90年代的車
才能談得上人車溝通
或者說
只有已經停產的東西才是正宗的
![]()
如果你真的足夠喜歡駕駛
那么請記住下邊的話
所謂人車溝通
實際上就是駕駛的過程中
你能夠清楚地感知
車輛的每一個細節(jié)
以及路面?zhèn)鬟f上來的信息
![]()
同時
車輛也能理解你的意圖
做出相應的動作
比如高速過彎
你能夠輕松地以一個炫酷的姿勢通過
這就是人車溝通的結果
![]()
但在很多鍵盤俠甚至媒體口中
似乎都喜歡拿隔代產品說事
似乎只有時間才能撐得起情懷
![]()
比如E46版本的M3
S54 3.2L直六發(fā)動機
343Ps/365Nm
高性能版360Ps/370Nm
在千禧年間已經算是相當厲害的數(shù)字
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強于之后的所有車型
![]()
在當年國外媒體對它的評價中
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在吐槽
它的懸掛過硬
半自動變速箱非常難用
以及并不是十分悅耳的聲浪
![]()
隨著每一代車型的更新
M3也短暫的嘗試了V8
最終還是回到了渦輪化的陣營
在加了渦輪之后的F代
性能參數(shù)均有了大幅提高
但車輛卻變的更偏向舒適
一時間就成了眾矢之的
![]()
但事實證明
定位于兼顧家用的性能車
增加舒適屬性會更受人歡迎
畢竟在日常通勤中
你并不想時刻精神緊繃
讓副駕駛都能知道軋了幾條接縫
![]()
所以
別再整天把溝通感、純粹掛在嘴邊
因為這都是時代的選擇
全新的G20 M3馬上就要來了
不論它做出何等改變
也一定是最符合當下需求的性能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