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長城和吉利關于黑公關事件的爭論,讓很久沒有重大新聞的汽車行業(yè),掀起了一輪大風波。這輪風波早晚會來,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個年產銷過100萬輛的民營汽車企業(yè),中國車市廝殺從青銅進入廢鐵時代后,雙寡頭的競爭必然要從市場銷量延伸到經營的各個角落。
黑公關事件就是那個各方心知肚明,但之前又不愿意捅破的角落。汽車業(yè)的營銷競爭一貫規(guī)矩,不擅長忽悠,以至于新造車勢力們敢于殺進來,對顛覆這個老實的行業(yè)信心滿滿。
但是,就跟幾年前360大戰(zhàn)騰訊,騰訊叫陣阿里,企業(yè)一旦進入到爭奪存量用戶時,寡頭之間的短兵相接在所難免。蒙牛結梁伊利,更早的小米打賭格力,一旦過招輿論側目,有人叫好,有人唏噓,有人渾水摸魚。
市場如江湖,就跟武俠小說里,武當一般不輕易挑釁少林,沖虛道長如果過招方正方丈,一旦敗下陣來,江湖顏面無處擱放。而且旗鼓相當的對手真槍真刀地打,贏得一方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可能給江湖留下話柄。
騰訊和阿里之間長期劍拔弩張,但都停留在隔空對罵上??v然特朗普對付朝鮮核試驗,也都沒敢用軍事手段。開弓沒有回頭箭,用外交官方術語說,這叫“把事態(tài)控制在雙方可控范圍”。一旦付諸法律對付公堂,讓第三方介入,事件的走勢就不是交戰(zhàn)雙方可控的了。
長城吉利的黑公關事件過程不多說了,這里主要分析一下,企業(yè)對于黑公關的態(tài)度以及如何應對黑公關。
訴求決定交鋒策略
有人問我,對這次黑公關事件怎么看?我的態(tài)度是“出現在這次事件里的所有品牌沒有贏家”。
資訊發(fā)到的今天,信息交互已經相當便捷,評論轉發(fā)和發(fā)帖毫無門檻,這讓公眾對一個企業(yè)和一個公眾人物的評價十分方便,很多新聞和水軍、黑公關也就誕生了。
很多企業(yè)喜歡把新聞分為負面新聞和正面新聞,表揚自己的就是正面,批評自己的就是負面,這樣劃分不對,其實新聞只有客觀和虛假之分,在這里我們把攻擊競爭對手的內容定義為虛假信息吧。
發(fā)布競爭對手虛假信息的來源構成很復雜,基本分為以下五類:競爭品牌自己操刀,競爭品牌雇傭水軍操刀,經銷商和車主發(fā)帖,媒體人站隊或出于其他目的發(fā),最后一類是第三方品牌的離間計。
采用第一形式黑競爭對手的有,但是一般不多。黑公關的主力是汽車論壇和新聞評論區(qū)灌水的數據營銷公司或者版主,還有經銷商員工。
就跟明星一樣,任何領域的龍頭企業(yè)都會成為水軍關注的對象,中國每年有上百款新車上市,汽車論壇和新聞評論區(qū)已經成為各大品牌沒有硝煙的諜戰(zhàn)場,大家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這次吉利和長城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為何要捅破這層窗戶紙?吉利的動機是:被誣陷需要洗刷罪名。長城的動機是:長期被負面輿論沖擊,剛好借此事把這些負面輿論驅散。
復盤:另一種開場方式
10月20日吉利發(fā)布被黑公關抹黑的聲明,引爆行業(yè),作為目前國內關注度最高汽車公司,吉利的任何動靜必然會被外界放大。
在案情沒有蓋棺定論之前,最優(yōu)選擇應該是直接報警,后面讓警方出面公布案情,自己跟進傳播好警方及時披露的信息。這樣事件推進的主角變成警方了,而不是吉利自己,把原本針對自己的焦點從身上轉移到警方和案件進展上。因為你的訴求很簡單,證明這個不是我干的。
至于擔心品牌受影響,沒有那么嚴重。每一次公關事件都是一次傳播實戰(zhàn),沖突中成熟的企業(yè)一般不輕易出手,會慢慢釋放信息,讓輿論醞釀到高潮時一擊制勝,事后的回味無窮才是精彩。
吉利發(fā)布聲明后,長城的回應有點著急,總有一種有備而來的感覺,應該推遲兩三天再跟進。把這份“長城遭到某品牌長期有組織黑公關攻擊”的聲明,變成抵制黑公關倡議書,把長城長期的遭遇揉到倡議書里。把自己從受害者變成行業(yè)道義捍衛(wèi)者,公眾對長城可能會是另一種觀感,起碼在汽車圈內贏得的同情和價值認同比現在要多很多。
長期以來,長城的負面輿論來源以上五種都有,要驅散其中惡意攻擊的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有媒體老師說得特別好,動用專業(yè)機構長期收集法律意義上的證據,之后有針對性地選擇證據走法律程序,精準打擊。這樣做訴求明確,程序正義,結果可控。
公關舌戰(zhàn)是一場辯論賽
公關事件的處理,有時候就是處理手法的排列組合,信息釋放應該剝洋蔥,由外及里層層釋放,千萬不能直接把真實目的提前暴露。謀定而后動,一點一點釋放信息,自己應對事件發(fā)展的選擇會更多些。
我們總有一個誤區(qū):企業(yè)在公關事件上總是搞得你死我活,非要掙個你輸我贏。所有主流企業(yè)在傳播中,沒有誰敢保證從來沒有說過競品一句壞話的,企業(yè)不說,經銷商、車主、憤青們也會攻擊。中美貿易戰(zhàn),特朗普如此竭斯底里不也最終和解了,但是特朗普留給全世界是什么形象,大家也看得清楚吧。
過去二十年,中國外交上一直以低姿態(tài)示人,但是全球獲得的實惠最多,要相信傳播上,輿論永遠是同情弱者的。
八家企業(yè)牽頭成立公關聯盟發(fā)布倡議的行動,不建議這個時間搞。在公眾印象中,聯盟是弱者聯手對抗強者的手段。在行業(yè)里,長城也算是強者,強者要盡量單挑,在單挑中強化自己的訴求,讓旁觀者自覺站隊。
我們沒有聽說阿里跟騰訊對陣,參戰(zhàn)一方把唯品會拉進來幫腔的。這樣做,一本來自己是黑公關受害者,一搞聯盟反而把事件性質改變了,二把輿論訴求模糊了,模糊了輿論訴求就容易輿論走向失控,網上出現網友吐槽“八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聲音,就是輿論走偏的表現。
聯合倡議抵制黑公關的活動,長城不是不可以搞(千萬別叫聯盟,叫“協商會議”簡稱“協會”更好)。這是一幕大團圓的劇情,如果放在案情清楚以后,長城當作整個事件的謝幕的總結陳詞來推向高潮,那整個黑公關事件,會是一次長城不輸分的借勢。
任何公關摩擦就像是進行一場辯論賽,辯論一定要緊扣議題,時刻聚焦。聚焦才議題可控,議題可控才能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發(fā)散或動作發(fā)揮,都可能造成言多必失,被對手抓到把柄。
下一步怎么收場?
全球最受關注事件是“沙特肢解記者賈邁勒.卡舒吉”,在全球輿論關注下,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擠牙膏式的信息披露,牢牢控制著事件發(fā)展的走向。作為事件的另一方,沙特處處被動。
埃爾多安手里還有未披露的后手信息,沙特不知道這些信息是啥,只能被動應對。如果土耳其方面把所有信息一開始都披露出來,沙特還可以有針對性地處理。
吉利和長城都已經報案,事態(tài)下一步發(fā)展要看警方披露的信息。如果雙方克制一些,這是本一起可以避免的事件,或者各方可以處理得更好。
當年360大戰(zhàn)騰訊,最后工信部出面表態(tài)結束。吉利長城杯葛發(fā)展到這一步,最好的結局是:由一定級別的主管部門出面調停,兩家達成諒解,同時雙方對抵制黑公關達成共識,主要是明確營銷戰(zhàn)的操作禁區(qū)。
和解不僅對兩個企業(yè)有利,更對整個中國汽車工業(yè)形象有益。中國汽車品剛剛才踩上跟合資品牌抗衡的起跑線,眼光向上,別盯著本土品牌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是長城、吉利作為行業(yè)巨頭企業(yè)必須要有的一種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