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 | 張克環(huán)
編輯 | 張云潔
作者 | 馬長春
來自汽湃(GREATAUTO)的報道
作為一臺經(jīng)典車型,大眾捷達進入中國截至目前已經(jīng)快三十年了。憑借著皮實可靠、六十萬公里無大修、好開不貴的優(yōu)勢,成為了眾多國人心目中無可替代的“情懷車”。而一汽-大眾自然也不會對消費者的“捷達情懷”視而不見,依托捷達IP出色的口碑,在2019年順勢建立了一個低端車品牌。自此,捷達的定義也不再只是一個車系,而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大眾子品牌。
在不久之后即將到來的2021年,捷達這一超級IP也即將迎來自己在中國的三十歲生日。正所謂“三十而立”,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捷達,是否真正“立起來”了?我們一同來深入分析一番。
要想徹底把捷達這個品牌弄清楚,其實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捷達品牌或者捷達車系背后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幕后作者,就是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汽-大眾。
在1991年的時候,看著上海大眾憑借桑塔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汽-大眾順勢引入了第二代JETTA,并為之取了一個寓意深遠的名字——捷達?!八蚩私?、飛黃騰達”,或許是名字起得好再加上產(chǎn)品質(zhì)量確實不錯的緣故,捷達在中國車壇叱咤30載,家轎王也由此誕生!
雖然在后來,一汽-大眾引入了JETTA A2真正意義上的新車速騰,但不管是廠商還是市場,都沒有忘記捷達。于是,捷達車系搖身一變,在采用了PQ25平臺之后,以更加親民的姿態(tài)回歸家用市場。在經(jīng)歷過幾年的發(fā)展之后,隨著大眾MQB橫置模塊化平臺的推出,PQ25平臺顯然已經(jīng)無法全面適應(yīng)需求。而大眾速騰自然也不可能沿用海外“JETTA”這一名號。捷達該何去何從?是直接放棄,還是繼續(xù)生產(chǎn)老車?
經(jīng)過多次論證之后,一汽-大眾決定繼續(xù)保留捷達這一名號,并且繼續(xù)在售價經(jīng)濟的家用車市場征戰(zhàn)。只是,這一次有一些不同:一汽-大眾決心成立捷達子品牌,在不影響大眾品牌力的情況下,為經(jīng)濟車市場帶來大眾全新的平臺與技術(shù),提升產(chǎn)品力。
之前已經(jīng)說到,一汽-大眾之所以需要推出捷達這一子品牌,其目的除了讓信仰回歸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眾想要在中國市場做價格下沉,以更高的性價比去同自主品牌競爭。而作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在目前具有不錯溢價能力的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不可能為了價格下沉,推出懸掛大眾標的廉價車。
而捷達這一名號,雖然頗有替一汽-大眾“背鍋”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情懷與產(chǎn)品上,它都很有一套。
在目前,捷達品牌一共推出了三款車型,其中包含了一臺緊湊級轎車、一臺緊湊級SUV和一臺中型SUV。雖然車系矩陣不算全面,但耐不住它們便宜?。∑渲?,售價最低跌到捷達VA3起步價不過6.58萬元,售價最貴的VS7頂配版也不過13.68萬元。對于有買車需求,但更圖實用的消費者而言,在自主品牌同價位的水平里,買到一臺大眾背書的捷達,確實相當劃算。
更重要的是,捷達品牌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做得也確實不錯。我們以一臺售價處于中間水平的VS5頂配車型為例,這臺售價十一萬出頭的SUV不僅采用了全新的MQB平臺,在動力系統(tǒng)的匹配上也沒有相較于大眾品牌而縮水。擁有150匹馬力的EA211 1.4T發(fā)動機,匹配上愛信6AT變速箱,是很多消費者都喜聞樂見的組合。
當然,捷達VS5在配置方面確實有一定縮水。只不過,這輛車只是把內(nèi)飾做得樸實了一點、省去了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舒適性或者便捷性配置。對于手頭資金不算太充裕的消費者而言,要想體驗到大眾品質(zhì),這何嘗不是一個優(yōu)質(zhì)的選擇呢?
除了產(chǎn)品做得好,捷達的營銷做得也相當不錯。除了將捷達情懷廣而告之外,這個大眾系的品牌還熱衷于把自己的身段往大眾身上去靠。在一波又一波的宣傳勢頭下,沒有人會否定捷達品牌就是換標換殼的高性價比大眾車。正是在這樣的認知下,捷達品牌產(chǎn)品力比不比得過國產(chǎn)品牌無所謂,只要有大眾背書,就已經(jīng)成功一半了。
捷達價格下沉的危與機
除了優(yōu)勢更需看到弊端
可以說,隨著捷達品牌的推出,大眾集團在中國的市場矩陣也完成了最后的完善。從廉價品牌到超豪華品牌,大眾集團都有所涉及。特別是捷達品牌的深入發(fā)展,依托大眾集團的低成本優(yōu)勢,在10-11萬價位區(qū)間可以直接阻擊很多自主品牌。
但是,大眾品牌在國內(nèi)的定位始終是偏向于高端的,因為大眾車都比較高級嘛!一汽-大眾在推出捷達的時候,打的是既能以廉價高質(zhì)來與自主品牌正面競爭、又能以捷達車標不傷大眾品牌形象的如意算盤。但一年之后,這個算盤可能并沒有一汽-大眾想象得那么“精”。
試想,目前捷達品牌的SUV車型均來自MQB模塊化平臺。秉著價格下沉和與大眾同宗同源的優(yōu)勢,這兩臺SUV賣得確實不錯。但是,這一點卻傷到了采用同平臺、但定位更高的大眾途昂等車型。畢竟,買一臺四十多萬的中大型高端SUV,竟然和十萬級別的廉價SUV是同一平臺?對品牌形象還是有一定損傷。
即將進入而立之年,已經(jīng)“脫胎換骨”的捷達,顯然成熟了很多。在新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一汽-大眾通過價格下沉的方式,確實也找準了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但是,捷達雖然有著傲人的歷史,但成立品牌至今也不到兩年時間,對于一個年輕的品牌來說,始終還是需要更多的沉淀。或許,這個品牌可以向上汽通用的五菱和寶駿品牌多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找準自身定位,才能獲得自身品牌與母品牌的雙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lián)系
如需轉(zhuǎn)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