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么說?
先說大眾在全球。
大眾無疑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制造商之一,那是曾經。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大眾汽車早已是疲態(tài)盡顯。標志性事件源自 “排放門”丑聞,將這個敢在環(huán)保方面做假的企業(yè)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在美國、德國、印度等國家,大眾遭到嚴厲的處罰,也為此支付了數(shù)百億美元的罰金。
大眾為什么造假?因為技術落后。
相比豐田TNGA、本田“地球夢科技”、馬自達“創(chuàng)馳藍天”,大眾已經好久沒拿出像樣的技術了。比如每年的沃德十佳發(fā)動機,早已看不見大眾的身影了。
再說大眾在中國。
粗略統(tǒng)計,大眾在全球的銷量有一半來自中國市場。
客觀地說,10年之前的大眾還是肚里有貨的。2009年,大眾TSI+DSG黃金動力組合進入中國,用一款款“套娃神車”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瘋狂賺錢模式。
但是車賣的好不代表質量就一定好,以一汽-大眾車型為例,中國消費者能買到的往往是被閹割過的新款,或是外表被拉皮過的老款。業(yè)內人都明白,新款減配是為了節(jié)省成本,老款拉皮是為了榨取即將淘汰技術的最后的剩余價值。
曾經的中國消費者很健忘。我只提一件鬧劇,轟轟轟烈烈的速騰“斷軸門”。
當年一汽-大眾的態(tài)度從反告用戶造謠、到拒不承認缺陷、最后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檢測報告出來后,發(fā)布公告承認缺陷并以“貼膏藥”形式解決問題,真是貽笑大方。一汽-大眾引以為傲的原汁原味“德國品質”“匠人精神”從此跌落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