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打開豆瓣的時候,頁面右邊的廣告是個網(wǎng)絡游戲,深田老師代言的。
如果你不認識深田老師的話,她是島國人,蒼老師的同行。
▲這就是深田老師,我很想截下豆瓣廣告的頁面,可惜今天豆瓣不給我
考慮到豆瓣的廣告向來很有腔調(diào)。所以對這個廣告,我只能把它理解為大數(shù)據(jù)智能推送。即便我知道自己上P站不算頻繁,搜索她的這個名字也絕對不超過三次(不包括今天找圖片的搜索)。
只能是我的某次搜索或者點擊,被系統(tǒng)認定我在關注她(或其它女優(yōu))。否則這個事情沒法解釋。
這不由的讓我想起了兩個朋友的事。
去年跟朋友1喝酒,話題間聊起了一個演員——好萊塢演員——他說沒見過,查一下看看長什么樣。他用的搜索工具不是Google也不是百度,而是微信搜索。「多方便啊」,他說。我猜測他會用微信小程序使用58同城或大眾點評,即使現(xiàn)在沒有,將來也會。
朋友2之前隔三差五會將蝦米智能推薦的歌單截圖發(fā)朋友圈,配的文字通常是:「終于把蝦米推薦矯正回來了」。因為智能推薦會記錄你聽的歌,推薦類似的,比如你今天聽《沙漠駱駝》,明天或許就會給你推阿里郎的《隔壁泰山》。那位朋友會用好幾天的時間狂聽德國獨立廠牌ECM,讓系統(tǒng)給她推薦些前衛(wèi)爵士。
大家覺得朋友1和朋友2這兩種不同的行為邏輯,哪一種更好呢?
從我的角度來看,顯然朋友2更有自主性一點,也很讓我欽佩。她很清楚自己的行為是會被營銷所影響的——區(qū)別在于過去是人在影響你,今后是數(shù)據(jù)和算法在影響你——所以她決定先去影響數(shù)據(jù)和算法。
我的意思是,你無論如何都會被影響。就因為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去學習朋友2:去迷惑那個永遠盤算著要改變我們的電腦?
我們都有兩幅面孔,一副想要變得更好,另一幅則隨波逐流。
如果我們不去迷惑計算機,而是放縱自己,讓計算機輕而易舉地看到最真實的我們——整天只想著滿足初級欲望——計算機自然就會用初級欲望影響我們。
雖然都是廣告,可我希望豆瓣給我推送的是湯姆福特的西裝,而不是深田代言的網(wǎng)絡游戲。
大家一定明白我的意思。當我們在微信朋友圈收到保時捷的廣告,我們會驕傲地向它人展示。如果我們收到的是保時泰的廣告,oh shit……
當我們在APP上網(wǎng)絡沖浪時,這行為通常不需要花錢,我們大可肆意迷惑電腦,讓它看到想要變得更好的我們。這很簡單,相信大家也都會認同。
當我們需要用真金白銀去消費時,還愿不愿意呢?或者說,還認不認同這個想法呢?
我在駕仕派更新最早幾期「李子曰」的時候,曾經(jīng)說特斯拉的觸控屏就像西裝的口袋巾,不實用,但是很酷。唔,被罵得很慘。
或許大家不覺得特斯拉的觸控屏很酷吧。那么先擱置爭議。只說我們愿不愿意為更酷的東西,犧牲實用性或經(jīng)濟性吧。比如,是否愿意為了更漂亮的設計,買昂克賽拉或領克03,而不是選擇那些更大眾化的、口碑更可靠的、保養(yǎng)維修更便宜更方便的汽車呢?
(昂克賽拉和領克03更漂亮,這是我的個人意見,大家可以隨意換成自己覺得更漂亮的車)
▲為了避免被誤會是軟文,這張圖片是帕里斯希爾頓的粉色賓利,賓利和希爾頓酒店總不會找我們做廣告吧
當你愿意為設計買單的時候,造車的人會接收到這個信息,ta們會更在意設計。雖然好不好看的確是很主觀的事情,不過設計好不好還是有區(qū)別的,有些車就算你不喜歡它的樣子,你也一定不會否認它的設計很棒。
這的確很難做到,但不代表它沒道理。就好比財務自由,我們絕大多數(shù)都做不到,但做夢都想。
《攻殼機動隊》電影版有一個畫面,一個人將的手改造成了機械的,目的是更高效地使用鍵盤。到《攻殼機動隊2:無罪》時,一個博士甚至把自己的臉改造成了機械的,可以拆卸下來,更方便觀看顯微鏡。
我們時常會拒絕為所謂「裝X」——有腔調(diào)但不方便——消費,并且認定那種拒絕是在做自己。
別傻了,當我們以為自己在做自己的時候,那些更方便的工具,早就把我們改變得自己都認不出來了。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有種病叫電腦肩吧,所有總操作電腦的人,都有可能得這種病。
我們無論如何都會被改變。所以為什么不主動出擊,按照想要的方式,去改變那些千方百計想要改變我們的人和計算機呢。趁著一切還沒有太晚。
為消費付出代價吧,哪有什么事情是沒有代價的。
商品的價格早就不只是錢了,當我們選擇了一個糟糕的付費產(chǎn)品——或許更便宜、更方便、更實用——它也會讓我們變得更粗鄙、更懶惰、更行尸走肉。這同樣是價格的一部分。
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都看懂了更多,很多企業(yè)家就是資本家,很多造夢者就是大騙子。無論如何,ta們都會用盡一切手段愚弄我們。就算不是為了變得更好,只是為了報復,我們也應該騙回ta們。
不要總做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就像直播間的真實流量,誰也承受不了。
封面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圖片一來自網(wǎng)絡
圖片二來自初代Mac「1984」廣告
圖片三來自網(wǎng)絡
圖片四來自網(wǎng)絡
圖片五來自《攻殼機動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駕仕派立場無關。
文|鐵西區(qū)的李子
圖|網(wǎng)絡
![]()
前沿資訊 原創(chuàng)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chuàng)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xiàn)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汽車之家、今日頭條、易車、搜狐、網(wǎng)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淘寶達人、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平臺、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wǎng)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版權聯(lián)系:jiashipa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