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安汽車發(fā)起了一波新車攻勢,欲挽回去年的頹勢,但是并不順利。去年年底推出的和雷克薩斯“撞臉”的睿騁CC高開低走,今年6月銷量下滑到只有2528輛,不僅如此,被長安所倚重的逸動也不盡如人意,這與吉利帝豪系列旗下多款車型輕松破萬的銷量表現可謂相去甚遠。
另外,長安CS系列重兵把守的SUV陣營同樣不樂觀。今年6月,作為SUV銷量排行前十??偷腃S75、CS55被擠出了榜單,分別只銷售了8630輛、9505輛。長安2018年上半年業(yè)績報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17億元,同比暴跌67.54%-63.21%。
相比業(yè)績的下滑,召回、投訴問題更讓長安頭疼,部分搭載1.5TGDI的CS75車型爆發(fā)了“機油異常增多”現象。盡管長安非常快速啟動了召回,但召回后的問題車輛再次出現問題,而投訴反過來也不斷影響銷量。
走出低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借助一款強有力的新產品實現“出清”。于是,長安推出了逸動XT,搭載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共計7款車型可選,預售區(qū)間為7.79-10.99萬元。作為逸動轎車的兩廂版衍生車型,如果逸動XT能拿出更具誠意的建議零售價,攻下“守擂者”帝豪GS也并非沒有這種可能。
遺憾的是,兩者價格基本相近,而且上市已久的帝豪GS在終端還存在一定優(yōu)惠。阻礙逸動XT價格下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市場上1.6升發(fā)動機銷聲匿跡的大趨勢下,長安卻依舊固執(zhí)地為逸動搭載1.6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而目前相關規(guī)定顯示:1.5升以下排量征收3%消費稅,1.5升以上交納5%消費稅,這對于銷量巨大的車企而言是一筆可觀的費用。上汽大眾朗逸、一汽-大眾寶來都紛紛用1.5升發(fā)動機取代了1.6升發(fā)動機。
此外,自中興事件后,長安旗下車型也面臨著類似被上游供應商“斷供”的風險,包括逸動XT在內的絕大部分長安自動擋車型都采用了來自愛信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其優(yōu)勢是變速箱成熟穩(wěn)定,但受到了愛信的嚴重掣肘,不僅供貨量無法充分保證,較高的采購價也一定程度推高了逸動XT的成本。從逸動上可以看出,長安汽車業(yè)績下滑的背后存在研發(fā)能力不強、靈活性不足等諸多問題。未來幾年,汽車行業(yè)馬太效應將進一步加劇,留給長安調整的時間已不多,面臨的挑戰(zhàn)巨大。
另外,再多說一句,和長安的低迷的業(yè)績相反,長安的水軍卻異常活躍,寧可雇水軍搞一些假大空的傳播和毫無效果的口碑維護,也不愿意多干點正事兒!作風問題可見一斑,作為極其重要的國企,想想“初心”何在?
![]()
長安啊,可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