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汽車愛好者而言,遙不可及的汽車往往都是我們最向往的。這是人類的本質(zhì),在任何領(lǐng)域都一樣。但我相信這一點在國內(nèi)尤為突出,太多我們夢寐以求的汽車都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得到。比如在南方地區(qū),有著“飛雞”之稱的日產(chǎn)Silvia S15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
多年來,S系列的車型在飄移領(lǐng)域以及民間汽車愛好者的群體中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但S15當年只在日本本土發(fā)售(出口澳洲的200SX除外),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在賽道上一睹真容。每當我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S15的改裝作品時,它給我的感覺其實和那些頂級超跑并沒有太多的不同,因為都很難親眼見到甚至駕駛。
![]()
![]()
當我第一眼看到今天這臺S15的時候,首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于超低的絞牙姿態(tài)以及尺寸巨大,傾角驚人的輪轂。當我了解到這臺車還移植了1JZ的動力時,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詞:瘋狂。不過,鑒于這是一臺來自日本的S15,那么這一切就顯得不那么極端了。
![]()
![]()
我對這臺車的第一印象就是姿態(tài)非?!巴馈?,我想不到比這更好的詞語來形容了。車身下的輪轂有著前/后配的數(shù)據(jù)規(guī)格:前18x10J,ET-64,后19x11J,ET-67?;谌绱丝鋸埖腅T值,還能將輪轂塞進翼子板下,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夸張的外傾角。眾所周知,日本人是最擅長打造這種風(fēng)格的。
![]()
![]()
![]()
而駕駛艙里同樣不那么低調(diào),大理石白的內(nèi)飾一下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黑/白雙色的方向盤和Recaro SR7F的座椅很容易就融入到這個配色當中。防滾架則表明了這臺車的用途。JZX TRD的儀表盤時刻提醒著駕駛者,發(fā)動機蓋下的動力已經(jīng)不是原廠了。
![]()
![]()
![]()
除此之外,車身上還有一些特別的細節(jié)。比如,門把手是通過豐田Celsior修改而來的,而發(fā)動機蓋上精致的通風(fēng)口則是來自一輛奔馳。后視鏡不能確定是哪臺車的配件,但它與外觀其它的細節(jié)配合默契。值得一提的是,許多S15雖然都有尾翼,但是光滑的后備箱蓋同樣是一個完美的選擇,有助于將轎車優(yōu)雅的外觀和雙門跑車的運動性結(jié)合起來。
![]()
![]()
![]()
![]()
![]()
這臺S15的外觀還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改裝清單,這也恰恰說明了車主其實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才做的決定。我能給予最好的評價就是,當你們仔細觀察這臺車時,才會意識到它其實沒有最初看起來那么瘋狂。你們還記得前面提到過的這套Work Schwert SC4輪轂的極端數(shù)據(jù)嗎,它們之所以還能藏進翼子板下,是因為借助了326 Power和T-Demand的懸掛組件。你們還會注意到車身一側(cè)的輪轂是白色的,而另一側(cè)是黑色的。整個車身混合了一些空氣部件,包括Garage Mak Type 1的前杠,Bloom Japan的側(cè)裙和后杠,不僅鈑金定制了寬體翼子板輪眉,還刮平了油箱蓋。
![]()
![]()
![]()
![]()
![]()
車主之所以將這臺S15混搭了日產(chǎn)/豐田的部件是因為他非常喜歡S15的美學(xué),而且癡迷于1JZ的聲音。沒錯,1J和2J的發(fā)動機早已成為許多車主的熱門之選,從AE86到野馬,人們對于豐田的這款直六渦輪發(fā)動機推崇備至。據(jù)我所知,在這臺車上,動力是通過JZX90手動變速箱和Nismo 2 way后差速器輸送到后輪。S&A的排氣歧管和發(fā)動機一起塞進了經(jīng)過凈化的發(fā)動機艙。另外,車主還保留了制冷空調(diào),希望能夠在炎熱的季節(jié)依然可以舒適地駕駛。
![]()
在日產(chǎn)Silvia的平臺上,往往都是粗糙的飄移賽車,很少能夠看到如此精致和有想法的案例。也許S系列和那些經(jīng)典的歐系車有著天然的區(qū)別,但它們正是憑借著無限可能的改裝潛力,使得JDM文化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的影響力。我相信這臺車對于那些喜愛S15的車迷而言,一定是一個值得分享的案例。
![]()
圖片及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