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深度影響經濟和消費之后,小體量車企的生存環(huán)境愈加惡化。
4月份,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小陽春。
中汽協數據顯示,整個市場大盤已經結束了21連降,實現了4.4%的正增長。不過乘聯會發(fā)布的狹義乘用車批發(fā)銷量層面,車市還是出現了3.5%的跌幅,相比上兩個月乃至去年全年的市場跌幅,4月份的乘用車幾乎回歸了往常的正常水平。
從批發(fā)銷量來看,車企前十強除了上汽大眾(12.01萬輛,-16.1%)、上汽通用(11萬輛,-12.4%)和長城汽車(6.5萬輛,-8%),幾乎都實現了銷量的增長。而前15強中,下跌的車企數量也僅有5家,回暖跡象相當明顯。特別是長安汽車(6.83萬輛,70.3%)、東風本田(7.38萬輛,19.1%)、廣汽豐田(6.36萬輛,46.9%)等企業(yè)增幅明顯。
一汽-大眾繼續(xù)壓制上汽大眾,奪得4月車企銷量冠軍,7.7%的同比增幅也相當可觀。而前4個月的48萬輛的累計銷量,也比上汽大眾的30萬輛高出了18萬輛,銷量差距不斷拉大,繼續(xù)捍衛(wèi),試圖衛(wèi)冕乘用車企銷量冠軍。
雖然吉利汽車(10.54萬輛,1.5%)4月份僅拿到車企排名第4的位置,但是經過一季度的積累,前4個月吉利汽車已經奪得車企排名亞軍的位置,將上汽大眾甩在了身后。從去年開始上汽旗下的兩個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紛紛折戟,是的,這幾乎是老牌車企難以繞過的坎兒,過去幾年的無限風光和傲嬌,將上汽大眾拖向深淵。而伴隨著激進的戰(zhàn)略,以及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品牌次第序列的相互踩踏,上汽通用終將遭遇多品牌戰(zhàn)略難題。
伴隨著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陣痛的持續(xù),吉利汽車有望持續(xù)保持對前二者的攻勢,雖然趕超上汽大眾暫時無望,但挑逗并試圖超越上汽通用則是有可能實現的,去年上汽通用的銷量為146萬輛,而今年吉利汽車的銷量目標則為141萬輛。
經歷過2、3月份蟄伏期的東風本田,在4月份迎來了銷量積壓式爆發(fā),首次進入到了乘用車企前6的位置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廣汽豐田無緣前十外,日系三強的5個合資公司已經有4家車企挺進月度前十強,分居5-8名的位置。未來隨著日系品牌的勢頭漸旺,前十強中,日系5家合資公司保持4-5家或將是常態(tài)。
另外,十強中表現最好的當屬長安汽車,雖然僅以6.83萬輛的成績占據第9的位置,但70%的增幅的確是近兩年來長安表現最好的月份。不難理解,得益于PLUS系列在顏值、發(fā)動機技術等產品力上的崛起,落后于吉利和長城的長安開始奮勇直追,給吉利和長城也帶去了不小的壓力。自主三強的你追我趕,不斷在合資的下壓下堅強生長,才是中國品牌最完美的狀態(tài)。
但是,自主品牌僅憑自主三強有何嘗支撐得起來??v觀4月的自主車企排行榜,除了吉利、長安、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以及諸多新勢力品牌和去年同期基數極低的自主品牌,60家自主車企中,有超過40家車企銷量出現下滑,這放在大盤出現回暖趨勢的前提下,自主車企12.1%的降幅,足以見得不少自主品牌的抗風險能力已經出現很大問題。
更值得警醒的是,自主車企的市場份額已經從過去的40%連續(xù)縮水至33.3%,達到了近幾年來歷史的最低水平?;蛟S伴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沖震蕩,車企特別是自主車企的淘汰洗牌將接踵而至,而從銷量數據來看,眾泰、 福建新龍馬、華泰、領途、電咖等汽車品牌已經沒了銷量,弱勢品牌已經進入生死存亡的階段。
自主的讓位,給德系和日系留下了足夠多的機會,數據顯示4月份,德系雖然僅有0.9%的增長,但是市占率已經從過去的不到四分之一攀升至現在的超過四分之一,達到26%,前4個月的累計市占率已經達到25.4%。隨著德系豪華品牌的持續(xù)升溫,以及一汽-大眾的強大攻勢,未來一段時間德系的市占率或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都是知道日系品牌勢頭旺,但4月份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是首次超越德系,伴隨著4月份日系銷量10.4%的超高增幅,日系以26.1%的份額超越德系26%的份額,德系和日系品牌加在一起的市占率已經達到52%,超越一半的水平。同時從今年前4個月來看,日系的份額也從去年的21.1%增長到23.5%,日系雙車戰(zhàn)略推進效果顯著。
當然,日系德系的膨脹,也為美系和法系等系別的發(fā)展樹立了障礙。4月份美系的份額已經低至8.8%,前4個月更是低至8.2%,或者能夠拯救美系的,就只剩下特斯拉了。而伴隨著東風雷諾的推出,法系的份額已經跌至0.3%左右。隨著車市銷量集中度提高,說了好幾年的淘汰也越來越近了。
附:2020年4月狹義乘用車企銷量排名
汽車公社 | 每日汽車
微信號:iauto2010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
其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