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和別人討論汽車的時候,你肯定聽到過類似這樣的話:
你家這個車門太輕了,不好不好。你家這個前機蓋一按一個坑,不行不行,太不安全了。
于是乎,眾多車主就“鐵皮厚點更安全?”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德系日系車主更是吵得熱火朝天。
吵了半天,大伙精疲力盡,不過好歹結論是有了,“安全性和鐵皮厚薄關聯(lián)性不大”。
![]()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在買車的時候,本來自己就恍恍惚惚不知道買哪個好,再加上銷售顧問“一忽悠”,這下好,剛放下了鐵鍬又揮起了拳頭,“鐵皮”問題又要開始討論了。
一到自己買車就老犯嘀咕,尤其是在遇到自主品牌的時候,更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為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7月10日,長安睿騁CC在位于天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國內首次公開去除車身覆蓋件碰撞試驗。
![]()
說白了,就是把車身上的前機蓋、翼子板、車門等覆蓋件擰巴擰巴拆了,用除去覆蓋件的車身按照C-NCAP試驗方法進行C-NCAP正碰試驗。
大伙平時討論的“鐵皮”這次可都拆掉了,睿騁CC直接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給你證實“安全性和鐵皮厚薄關聯(lián)性不大”這個結論。
對了,這項試驗有個非常鏗鏘有力的名字,叫鐵骨錚錚,夠給力不?
試驗結果非常成功,在沒有車身覆蓋件的情況下,長安睿騁CC以50kph正面撞擊壁障,憑借著自身的安全技術及性能取得了良好的碰撞成績。
![]()
睿騁CC的成功碰撞離不開自身的安全技術含量,這里要分兩點說。
一是整車車身結構可以減少一次碰撞造成的傷害。
![]()
1、睿騁CC前防撞橫梁采用鋁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同時能夠大幅度的降低重量;
2、車身機艙縱梁等主要傳力結構通過優(yōu)化設計,前端具有很好的壓潰吸能性能,碰撞中能夠吸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乘員所受到的沖擊,同時有利于改善前壁板的侵入量;
3、乘員艙結構采用超高強度鋼板,強度達到1200 MPA以上,在碰撞后保持乘員艙完好,能夠保證駕乘人員的生存空間;
4、配備未成年人保護系統(tǒng)安裝裝置,在碰撞中提供優(yōu)秀的兒童保護性能。
二是乘員保護系統(tǒng)設計主要是減少或避免二次碰撞造成的傷害。
主要表現(xiàn)在車輛配備的安全氣囊及潰縮式轉向管柱,在碰撞過程中氣囊展開對乘員提供緩沖保護,有效的保護乘員,降低乘員傷害。
![]()
新版C-NCAP的公布之后的首次碰撞
為什么說睿騁CC這次的碰撞試驗備受關注,除了它是國內首次公開的去除車身覆蓋件碰撞試驗外。
另外一個原因是它是在更為嚴格的2018版C-NCAP實施后的第一次碰撞試驗。
C-NCAP自2006年發(fā)布至今已進行碰撞試驗千余次。隨著車企越來越重視,評分等級也普遍越來越高。
但是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C-NCAP的碰撞規(guī)則也在變化。
![]()
寫在最后
![]()
安全,永遠是汽車行業(yè)不斷追隨、不斷優(yōu)化的一個指標。
中國品牌車企是敢于挑戰(zhàn)這樣極限工況下的試驗的,這份信心確實值得我們肯定。
我們也必須承認自主汽車品牌的質量也是越來越好,長安睿騁CC的本次實驗也證明中國品牌汽車確實有這樣的實力。
接下來,讓我們對其他自主品牌車型在2018版C-NCAP中的碰撞成績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