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7月10日報道了“日產汽車公司9號承認,該公司在日本國內的五家工廠存在尾氣排放和油耗測量造假問題。一時間,日本汽車工業(yè)的質量問題再次成了國人熱議的話題。
按照日本國內法規(guī),新車在出廠前要進行尾氣排放和油耗的檢測。上述工廠將部分不達標汽車的數值修改為正常值后,發(fā)放合格證書,出廠銷售。此外,部分汽車在出廠前進行尾氣排放和油耗檢測時,行駛時間、溫度等指標并不滿足試驗標準,在這種條件下得出的無效測試結果被當作正式測試結果寫入檢測報告。
![]()
與此同時曾一度被奉為“神車”的思域近日也因設計缺陷被召回。國家質檢總局7月9日發(fā)布公告,東風本田思域因發(fā)動機缺陷宣布召回。決定自2018年7月16日起,召回2015年12月15日至2018年5月17日生產的搭載1.5T發(fā)動機的部分2016-2017款思域(CIVIC)汽車,共計294511輛。
![]()
說到日本的制造業(yè),想必很多人會用“匠人精神”這樣的詞匯去描述,但是縱觀這兩年日企制造業(yè)頻繁被曝出的造假事件,“日本的匠人精神”似乎成了一句笑話。
最出名高田氣囊事件應該不用多說,從2009年致死事件開始,高田產品質量缺陷的丑聞就逐漸被扒出,全球涉及5000萬輛車,高田公司也在今年6月宣布破產。
![]()
去年10月,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yè)神戶制鋼所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此次問題產品面向包括汽車廠商在內的相關運輸企業(yè)供貨,包括三菱重工業(yè)公司、東海鐵道公司、豐田汽車、馬自達、斯巴魯等約200家日本企業(yè)。
![]()
去年11月初,斯巴魯爆出造假丑聞,位于東京北部的群馬工廠一直聘用未經資格考試認證的工人進行新車出廠的最終質檢環(huán)節(jié) ,已經在該工廠持續(xù)30年。事后斯巴魯宣布召回預計25.5萬輛汽車,回廠檢查,此次召回預計費用50億日元。
![]()
去年11月24日,日本有色金屬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爆出篡改產品數據丑聞,承認其子公司三菱電線工業(yè)和三菱伸銅存在篡改產品數據的造假行為,受影響企業(yè)達258家。不合格產品涉及日本自衛(wèi)隊的艦船和飛機引擎。
![]()
去年11月28日,有91年歷史的日本化纖行業(yè)巨頭東麗公司向外界承認,旗下一家為汽車輪胎提供原材料的子公司“東麗混合線”在2008年4月到7月間,產品質量數據造假共計149例,波及13家企業(yè)客戶。
![]()
這些還僅僅是一部分,川崎重工承認新干線所用鋼材不達標,西鐵城手表承認旗下子公司存在大量篡改產品測試數據和零部件產地的行為。
日本制造業(yè)這樣接二連三的被曝出質量丑聞,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曾經的“日本匠人精神”都去哪里了?
![]()
但是就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日系車在國內的銷量除本田以外,今年上半年仍處在一個上漲的趨勢。不排除有很多人迷戀日系車,但是在跟風購買的同時,質量問題也是需要著重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