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日本汽車制造商三菱汽車宣布,2019/2020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業(yè)績目標下調60%,至120億日元(約合1.1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9%,預計報告期內凈虧損260億日元(約合2.412億美元)。
![]()
三菱汽車將此次預期業(yè)績目標下調歸咎于新冠肺炎疫情。
受疫情影響,三菱汽車在日本的工廠自2020年3月以來一度停產(chǎn)。4月初,該公司又宣布其三家日本本土工廠將停產(chǎn)一周以上。另外,三菱汽車的主力消費市場東南亞地區(qū)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也表現(xiàn)得頗為低迷。
三菱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加藤隆雄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范圍內工廠被迫停產(chǎn),以及汽車市場需求的下調,是導致公司下調業(yè)績目標的最直接原因。
這話沒錯。新冠疫情確實給全球汽車產(chǎn)業(yè)帶來了嚴重打擊。然而,新冠疫情并不一定是導致三菱汽車虧損的罪魁禍首。
需要指出的是,這并不是三菱汽車第一次下調本年度的預期業(yè)績目標。
![]()
去年11月,三菱汽車宣布,將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預期營業(yè)利潤從900億日元(約合58.1億元人民幣)下調至300億日元,下調幅度接近70%,創(chuàng)下了2017年以來的新低。第二財季,三菱汽車的營業(yè)利潤僅為102.34億日元,去年同期為568.64億日元,同比暴跌了82%。
到了今年2月,三菱汽車發(fā)布的2019年第三財季報告顯示,其第三財季(10-12月)凈虧損144億日元,營業(yè)收入虧損66億日元。創(chuàng)下了自2016年第二財季以來最大的虧損。中國和日本本土市場成為三菱汽車第三財季銷量最差的市場。
此次預期業(yè)績目標下調后,三菱汽車2019財年的預期目標已經(jīng)減少了86.7%。這背后,中國、北美和日本市場的疲軟是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廣汽三菱低迷的銷量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在三菱的2019財年里,廣汽三菱的全年銷量為110918輛,同比下跌了18.97%。拋開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的今年春季銷量,廣汽三菱前三財季的銷量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800輛。
![]()
實際上,與廣汽合資之后的三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銷量都不溫不火,直到歐藍德上市后才有所改觀。2019年全年,歐藍德的銷量達到了84960輛,占到了廣汽三菱全年銷量的64.3%。ASX勁炫和奕歌兩款車型的銷量僅占廣汽三菱全年銷量的35%。
時至今日,廣汽三菱已經(jīng)成立8年,但旗下的主要銷量擔當車型僅有歐藍德、ASX勁炫和奕歌三款車型。其中,上述三款車型的銷量占到了廣汽三菱全年銷量的99以上。與另一個日系品牌馬自達一樣,略顯單薄的產(chǎn)品線根本無法撐起廣汽三菱的銷量。更像馬自達的是,廣汽三菱的產(chǎn)品線導入步伐也頗為緩慢。因此,與主流車企相比,廣汽三菱產(chǎn)品線的市場覆蓋度和消費需求滿足度都嚴重不足。
![]()
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增量日趨飽和,競爭更加激烈。除了大眾、豐田和本田等頭部品牌依然堅挺以外,絕大多數(shù)在華汽車品牌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此背景下,ASX勁炫2019年的銷量僅為2萬輛,同比下滑超過了七成。另一款SUV奕歌,月均銷量也僅兩千余輛,在SUV市場的排名基本在90名以外。
如果說東南三菱因為三菱控股較少沒有話語權,但三菱與廣汽占有同等股比的廣汽三菱仍然未能取得預期的市場業(yè)績,個中原因值得雙方探究。
![]()
對于廣汽而言,目前,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在中國市場風頭正勁,廣汽三菱成了廣汽合資板塊內部的“差等生”,弱勢地位將繼續(xù)維持下去。對于三菱而言,根據(jù)雷諾-日產(chǎn)-三菱三方達成的全新框架協(xié)議,三方聯(lián)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桿公司為日產(chǎn),在歐洲市場的標桿公司為雷諾,在東南亞市場的標桿公司為三菱。
大家都在看著,拖了雙方股東后退的廣汽三菱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