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種說法,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品牌再怎么吹也不能變成另一個豪華品牌。暫且不提這種留言的用心何在,相比起這種肯定為0的可能性,我更愿意問的是:為什么一個品牌就要去走另一個品牌的成功路線,自己創(chuàng)新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實力難道不香嗎?況且,每一個成功都是不可能被復制的。
這一點我們能想到,汽車廠家自然也會想到。而且隨著90后甚至00后成為消費的主力,怎么樣去創(chuàng)造出一款更時尚且吸引年輕人的車型成為了主要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盡力去給出答案,雖說并沒有標準,但上汽通用五菱快速開啟自己的變革之路算得上一個不錯的參考。
還記得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寶駿發(fā)布了全新的LOGO和“新寶駿”品牌,鉆石標的設計感不可謂不精致,透露出的意義也比較清晰,那就是讓自己變得更高端?;叵胍幌略缙诘膶汄E車型,“面包車”和“便宜”是我腦海里涌現(xiàn)出的關鍵詞,面向即將到來的5G時代,這樣傳統(tǒng)的印象可不會有太大的競爭力,是時候要做出改變了。
全新的標志、全新的R平臺,以及宣布將“年輕、科技、智能、網聯(lián)”作為新寶駿的品牌基因,致力于為新時代的用戶“創(chuàng)造出行新生活”的全新態(tài)度。這些“新”聽起來似乎有點空泛,畢竟這種美好的出行愿景是每個品牌都想做到的,但真正落實的怎么樣,必須要自己去體驗,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因為疫情的影響很久都沒有過三環(huán)以外的試駕體驗了,我一直覺得短途駕駛能體驗到的只是表象,像一些實際的功能包括車輛的細節(jié)必須要經過“親密接觸”才能真正了解。剛好這次新寶駿就組織了一趟兩天的自駕體驗,往返超500公里的路程涵蓋了城市道路、高速、國道、山路以及泥濘等復雜路段。
號稱“創(chuàng)造出行新生活”的新寶駿實力到底如何,在這次行程之中必定會展露無遺。這次自駕其實是有兩款車型的體驗,新寶駿RS-5以及RM-5。因為體驗比較多的是RM-5,兩天的絕大部分路程都在開或者乘坐這輛車,所以今天的重點就聊一聊這輛“不太正?!钡能囆?。
之所以新奇是因為新寶駿RM-5作為一款全新車型,定位是MPV車型但實際上長得卻又不太像傳統(tǒng)意義上的MPV,時尚方正的造型似乎更像一臺SUV,跨界風格比較新穎。外觀上看其實它依舊是延續(xù)了RM-C概念車所要表達的那種科幻、神秘感。這種未來的理念和吉利ICON有些類似,這也是為什么新寶駿旗下車型包括RM-5都有點像新能源車的原因。
如果說它外觀有SUV即視感的話,那內飾就完全帶給我們一種MPV車型該有的居家精致感受。簡簡單單的兩塊大屏(頂配尊貴型配有液晶儀表)配上該有的實體按鍵以及貫通空調出風口就組成了整個中控臺,而且尊貴型還配備有無線充電板,只是這個充電板對手機的擺放要求比較高,手機放在上面需要調整一下位置,成功充上電后會在中控屏上顯示。
值得一提的是,RM-5的車機經過兩天實測不管是功能的選擇還是流暢度、清晰度表現(xiàn)都還不錯,而且有意思的是它可以通過滑動碟片來調節(jié)音樂聲音大小,操作時宛如一個打碟的DJ。
靜態(tài)帶來的好印象也讓我對它提起了駕駛的欲望,這臺6座尊貴版車型搭載的是四缸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7馬力(108千瓦),最大扭矩250?!っ祝ヅ淇赡M8速換擋的CVT變速箱。
作為一臺可以承載全家出游的車型,這套動力雖不能說暴躁但絕對夠用,在4人乘坐時不管是高速還是山路都能感受到不錯的動力儲備。
但前提是如果需要動力就必須舍得給油,在拉高轉速之前你只會感受到一個類似1.5L自吸的動力供給,深踩油門之后盡管是CVT但還是會果斷的給你一個模擬降兩檔的身體感受,提速也變得更暢快了一點。
至于底盤方面,新寶駿RM-5使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一常見的組合,懸架調校也挺跨界,相比起傳統(tǒng)的MPV車型來說會顯得稍微硬了一些。降低了些舒適度但對于山路駕駛來說避免了“開船”的體驗,支撐和方向循跡性表現(xiàn)都還不錯。
對于這樣一款理念新穎的MPV來說,能吸引較高的關注度也不奇怪,畢竟從設計方面來講這樣的外觀已經足夠吸睛,而且還有5座、6座、7座多種座椅布局的車型可以選擇,高自由度無疑也能收獲更多粉絲。而且要知道,這樣一款實力還算均衡的車型售價才徘徊在10萬元左右,這個售價區(qū)間香不香就得自己細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