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冬天容易發(fā)生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
車厘子 2020-04-01 22:41:29 1
就和冬季、春季天氣變化容易導致人感冒一樣,每到冬春兩季寒冷的天氣也會讓車出現問題。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環(huán)保法規(guī)的收緊,嚴格的排放要求,讓效率更高的缸內直噴發(fā)動機受到行業(yè)的熱捧,每到冬天機油增多總會成為汽車質量投訴的“季節(jié)性”問題。A:有些人認為,機油增多總好過燒機油,其實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觀念。機油對于車來說,相當于人體的血液,對保護發(fā)動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機油增多也叫機油稀釋超標,本質上是燃燒室內沒有完全燃燒的燃油混入機油中,導致機油變質。中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fā)中心的一篇論文《93號車用汽油對汽油機油的性能影響研究》中指出,當93號汽油在機油之中含量達到5%時,100°C運動黏性僅為新油的54.4%。機油中汽油含量建議不超過10%。汽油含量增多將導致機油潤滑效果下降,氣缸出現磨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發(fā)動機損毀。A:對于采用缸內直噴技術的發(fā)動機來說,發(fā)生機油稀釋是必然現象。發(fā)動機的燃燒室與曲軸箱并不是絕對隔離的。發(fā)動機運行時,機油在活塞曲軸一側對活塞與汽缸壁進行潤滑,而汽油則在活塞另一側的燃燒室做功。其中的間隔僅是活塞上的活塞環(huán)。而日系車企喜歡采用的側置式噴油器,必然容易出現燃油噴射到缸壁上,潤濕氣缸壁,出現燃燒不完全的現象,在活塞運動的過程中,燃油就會沿著汽缸壁流入曲軸一側的機油之中,造成機油稀釋。此外,燃燒室的高溫氣體也不可避免的產生竄氣進入到曲軸箱中,也會將汽油、水蒸氣等帶進機油之中。A:其實對于噴油濕壁與燃燒室竄氣造成的機油增多,早已經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出現的。當發(fā)動機正常工作時,機油的溫度在90度左右,進入曲軸箱的燃油被蒸發(fā)后通過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導入進氣岐管,重新進入燃燒室燃燒,而機油則重新回到油底殼之中。正常工況下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能夠保證機油之中不會混入過多的燃油,確保機油的品質。但是,當燃油溶解于機油的速度超過燃油在機油中揮發(fā)的速度,就會出現機油增多問題。而在寒冷天氣、冷啟動以及短途出行這樣的工況下,則更容易導致這樣的問題發(fā)生。2018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中,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的一篇論文指出,對缸內直噴發(fā)動機來說,寒冷的天氣必然導致冷啟動時發(fā)動機在燃燒室低溫時噴油,導致缸壁上的燃油更不易揮發(fā),加之在低溫中燃油容易不完全燃燒,這些燃油就會進入到曲軸箱中。而此時油底殼中機油溫度也較低,燃油的蒸發(fā)效率也不高。導致燃油溶解速度比蒸發(fā)速度更快,出現機油增多問題。但是,即使是寒冷天氣,只需要將車開起來,當發(fā)動機溫度提升到正常工作水平,機油之中的燃油就會自然通過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排出,機油也就回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是在寒冷天氣時,長期工作在短途的工況下,汽車根本沒有充分熱機就停下,則油底殼機油一直低于正常工作溫度,燃油也就無法從機油中蒸發(fā),一段時間積累之后,最終造成明顯的機油增多。A:機油乳化也是機油中混入了其他液體,機油變成了乳狀液,在機油蓋、氣缸蓋罩的白色泡沫或者乳黃色泡沫最為明顯。機油乳化問題一般是機油中混入了不相容液體,比如水、酒精、防凍液等,在曲軸運行過程中強烈的攪拌中形成乳狀液。機油乳化不僅會腐蝕發(fā)動機零件,而且會降低潤滑油膜的強度,最嚴重甚至會導致發(fā)動機因為磨損損毀。機油乳化的通常原因是熱交換器開裂,導致防凍液或者水進入曲軸箱這樣因為漏水問題。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在發(fā)動機工作過程中,進氣過程吸入燃燒室的空氣中水蒸氣隨著發(fā)動機工作,從汽缸壁與活塞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也會導致水份混入機油之中。A:今年冬春時候,很多人反映出現了機油加注口出行機油乳化問題,因此非常的擔心。但是其實這種冬季機油乳化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正?,F象。在2015年的論文《汽車發(fā)動機冬季機油乳化的原理以及對發(fā)動機的影響》中,對哈爾濱47輛私家車的做出的統(tǒng)計中發(fā)現,有34輛存在機油注油口蓋出現機油乳化現象。在汽車短里程行駛中,發(fā)動機溫度較低時就熄火停車,由于塑料的注油口蓋壁較薄,與缸體、缸蓋、油底殼相比,注油口蓋的保溫性最差,因此冷卻速度最快。發(fā)動機停止運行后,從燃燒室竄至曲軸箱的水蒸氣將會在溫度最低的位置冷凝成水,于是就出現了注油口蓋出現機油乳化問題。當發(fā)動機正常運轉,冷凝水很快就蒸發(fā),并通過曲軸通風系統(tǒng)排出曲軸箱。長里程行駛的車輛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A:隨著市面上混動車型增多,許多混動車車主發(fā)現了混動車型更容易出現機油加注口,因此非常擔心,其實這是正常現象。相比燃油車,混動車型面臨的工況則更加極端。許多混動車型的工作邏輯是低速用電機驅動,電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再開啟發(fā)動機充電。因此在短途出行的工況中,混動車型的發(fā)動機一直處于間歇性工作狀態(tài),導致機油溫度比燃油車更低。一直產生冷凝水,卻一直無法將機油中的水蒸發(fā),并通過曲軸通風系統(tǒng)排出,這樣也讓混動車型冷凝水問題被放大。實際上在車主的投訴中,也發(fā)現機油并沒有變質,只是在機油口發(fā)現了乳化現象,符合冬季冷凝水導致機油蓋乳化的情況。相信隨著天氣轉暖,大家重新開始社會活動,這樣的季節(jié)性機油乳化問題將很快消失。無論是機油增多還是機油乳化,都是影響汽車壽命以及出行安全的重要問題,必須予以重視。對于消費者來說,即使是出現因為天氣和用車習慣導致的車輛出現問題,而且不影響使用安全,但是也會導致消費者不能安心出行。廠商應該及時跟進處理。當然,如果經過長時間使用,或者天氣回暖之后,依舊出現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那必然是汽車出現故障或者其他問題,車主必須盡快聯(lián)系4S店和廠商進行問題的進一步排查。相信廠商也會對此予以重視,盡快的排查問題,讓車主能夠更安全、安心的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