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拿到蘋果10億美金的投資,又令各方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不過看到這則消息時,我真的沒有想過諸如“兩家企業(yè)的戰(zhàn)略愿景是否合情合理”,以及“打車軟件市場未來如何演變”等對大勢預判的問題,當時腦海蹦出的第一個問號是:打車軟件的盛行是否暗示著人們開始厭倦上下班開車?我承認,在這個問號蹦出來很長一會兒,我才將省錢、節(jié)約社會資源等宏大命題與打車軟件掛上鉤。
現(xiàn)在想起,幾年前擁有了一臺屬于自己的車子是那么令人亢奮,幾乎每天有事沒事都會開出去兜圈,甚至到隔壁小區(qū)的發(fā)小家串個門都巴不得開車過去。車子提供的極大便利性和駕駛快感讓我近乎癡狂,然而,這幾年被魔都的擁堵路況折磨的已經讓我患上輕度路怒癥,尤其是上下班開車,真有些厭倦了。

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我的措辭,我說的厭倦是上下班開車厭倦,如果周末假期讓我下個賽道或者帶上三五好友和家人出去兜風,內心的滿腔激情還是很容易被喚起的。
也許在小城市中,車子確實是從 A點到 B點最方便的通勤工具(現(xiàn)在一些小城市也因為汽車保有量的激增,出現(xiàn)擁堵路況了),因為公共交通不見得有多方便。但對于在北上廣深的上班族來說,其實地鐵才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然而,很多人寧愿在高峰期塞車等在路上也不愿乘坐地鐵,我想大抵是因為地鐵車廂太過擁擠,很多人也受不了車廂韭菜雞蛋餅的味道,不愿面對亂糟糟的人群――還是在自己密閉的小車廂里有安全感。
這些也許都是原因,換位思考我也有點受不了在地鐵車廂被擠成肉夾饃。但打車軟件,尤其是拼車軟件的日漸興盛,真的讓我?guī)缀醴艞壛松舷掳嘧约洪_車的念頭――費用只有出租車的三分之一,上門接送,沒睡醒還可以愜意地打個盹,不用擔心搶不到車位,也可以省去停車費,剮蹭之類的擔心更是沒必要,除了不是自己開車,車子的其他便利性一點都沒有減少,實在讓我想不出為何還非要自己開車,在魔都的車流中左右騰挪,走走停停。
話說回來,如果通勤距離不長,擠地鐵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在地鐵上的十幾二十分鐘路程可能開車要走上個把小時,還讓能否準時上班成為不可控事件?,F(xiàn)在魔都地鐵規(guī)定不許在車廂內吃東西,聞到韭菜雞蛋餅味道的幾率其實也不大了。

過去,開車關乎面子,車子就是名片,所以關于開車還是坐公共交通上下班,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F(xiàn)在,我們國家一年有兩千多萬臺新車賣出去,在很多城市家庭,車子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代步工具,在魔都就更不用說了。一輛車跟面子還能掛上幾分,其實這問題已經沒有太多討論的價值。不過,你要拿豪車說事,我也就不多說了。
至于行車樂趣,十公里的速度都開不到,哪里能體驗到什么樂趣?
平時上下班開車,多數(shù)時間汽車乘坐率極低,往大了說是浪費社會資源。也許很多人會說,買一輛車只能在假期開出去,平時放著只是一大鐵疙瘩,占地方還有折損,所以為了“不浪費”,哪怕厭倦開,也要吭哧吭哧開著上班去。但這么遷就車子真的對自己好嗎?
日本有一項調查顯示,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自行車的興趣比汽車更大,因為大城市如東京大阪等,開車停車都不方便,而公共交通又足夠發(fā)達,對于他們來說,是否擁有一臺車子并不重要,所以沒必要買一輛車白受罪,相反日本買車的人都來自農村,因為農村交通不發(fā)達。

“鋼鐵俠”馬斯克剛剛在沙漠測試了超級高鐵的動力系統(tǒng),結果僅需1.1秒就可以完成百公里加速,馬斯克的計劃是投入使用后,速度可以達到1000KM/H,以最快的速度從 A點到 B點。未來哪怕是長途出行,是不是也不關汽車什么事了?
現(xiàn)在“路怒癥”病患這么多,我想?yún)捑肷舷掳嚅_車的人應該是多數(shù)吧,你呢?
周末又來了,或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駕游。
我們只專注原創(chuàng)汽車內容的生產,想要變得更懂車,可以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車轍(ID:cartracks)。目前已經集聚了數(shù)十萬的粉絲,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