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一陣,滴滴出行上調(diào)了北京市滴滴網(wǎng)約車的價格。起步價要比之前貴了1塊,各時段里程費(fèi)也有所調(diào)整。
![]()
不少經(jīng)常打快車的網(wǎng)友在漲價之后表示:“雖然起步價只漲了1塊錢但是感覺貴了好多啊!”既然如此,漲價之后打快車上下班究竟還值不值?廣大老百姓究竟該選擇滴滴通勤,還是自駕通勤呢?本文將通過實(shí)際計算為大家揭曉這個百年謎團(tuán)!
PS:由于那些能消費(fèi)得起30萬往上車型的人,基本就不會考慮打車值不值這個問題了。所以本文以15萬元車型為例,并以10年使用壽命為前提來進(jìn)行計算。
![]()
根據(jù)上表來看,如果買一臺15萬的轎車,每年要折舊1.2萬元,算上保險5000元,兩次保養(yǎng)2000元,12個月停車+洗車5000元,一年下來的總花費(fèi)為2.4萬元,平均到每天約為65.8元。
不過,由于10年之后這臺車的殘值還剩3萬元,所以為了更客觀地計算使用成本,我們可以把3萬殘值以每年3000元,也就是每天8.2元的價格“折”回使用成本中,從而降低使用成本,并最終得出以下使用成本數(shù)據(jù)。
![]()
由于滴滴針對各個城市的定價有所不同,因此我分別調(diào)查了多個一、二、三線城市,計算出了不同通勤公里數(shù)的快車每日、每年花銷,并與開車的花銷進(jìn)行了對比。
計算公式:所在城市起步價+里程費(fèi)*公里數(shù)+時長費(fèi)*全程時長(+遠(yuǎn)途費(fèi))=最終價格
![]()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二線城市通勤里程≤20km以及三線城市通勤≤50km的打快車費(fèi)用竟然要比自己開車更低。
此外,由于買車的人一次性就將15萬花了出去,而打車的人則可以把買車那15萬作為本金購買理財產(chǎn)品,以5%的利息計算,每年還可以額外獲得7500元的利潤。所以我們在上表打快車價格的基礎(chǔ)上減去7500元后,便得出了以下價格。
![]()
通過減去7500塊利息收入可以得出,如果你在三線城市工作,那打車通勤都會比開車更具性價比。同時,考慮到存入理財產(chǎn)品中的15萬塊本金,在10年之后依然是屬于你的,所上表中的藍(lán)色金額所對應(yīng)的使用條件,也就是一線城市≤20km,以及二線城市≤50km通勤距離的條件,打滴滴也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打滴滴還會為你增加上下班途中的休息時間,相當(dāng)于變相請了一位司機(jī)!這樣來看,對于不喜歡駕駛的人而言,打滴滴的性價比就更高了。
![]()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相信你一定搞清了自己日常最具性價比的上班通勤方式。其實(shí),所有選擇都和找對象一樣,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如果你是一個除工作以外,日常外出活動十分頻繁的人,那還是果斷買車吧,畢竟出行自由度會大大提高。但據(jù)我觀察,不少來一、二線城市打工的人,早就在工作之余丟失了生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