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懂車」一個主攻新能源的欄目,理性客觀·深入淺出地講解時下新能源車型,幫助您在了解和選購新能源車型時及時避坑,為您的購車之路保駕護航!
「概念」是一個車企必須重視的方向,在很多全球性車展上,「概念車」才是那個車展上占據C位的選手,因為這將是汽車五年或者十年以后的發(fā)展風向。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那些造型天馬行空,其實毫無卵用的概念車型;不過因為作為概念車來說,實用性根本不用考慮,外觀的足夠前瞻,能夠表達車廠幾年后的設計理念才是硬道理。
不過當一臺概念車的設計下放到量產車上,會產生出什么樣的火花呢?吉利icon就是為數(shù)不多,這樣去嘗試的一款車型。
可能有關注的這款車型的朋友就會給懂哥說了,吉利icon也就是1.5T?48V輕混的動力系統(tǒng),和新能源好像還是不搭邊吧?
道理是這樣沒錯,為啥懂哥要把它放到新能源欄目來寫呢?其一就是根據車輛的矩陣定位,icon的后續(xù)產品肯定會出現(xiàn)新能源產品;其二就是icon這車確實長得就是一副「純電車」的樣子;所以對于一輛新能源的原生車型,還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外觀方面呢,雖說是號稱90%沿襲概念車的設計,但是說實話這樣的造型并不少見,因為這種「瞇瞇眼」的設計,新寶駿的產品早有嘗試,只不過icon做得要更個性一些。
同時在前臉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吉利家族的元素,比如回形波紋的進氣隔柵,但是前臉你看不到過多的進氣口,所以不懂它的人,真會它是一輛純電車。
轉到側面,其實能讓人驚艷的東西不多,首先是19寸的輪轂不顯大,同時車側肌肉線條的設計也不是很有新意;讓懂哥欣賞的地方就是隱藏式的車門把手,和后擋風玻璃上隱藏的后雨刷,這種在設計觀感和使用體驗上都是點贊的。
總的來說,icon這款車的外形,放到十萬出頭的價位來說,確實還是挺科幻的,雖說沒有太過驚艷,但是這種大膽的外形設計,對于年輕用戶來說還是具有吸引力。
內飾層面,icon基于BMA平臺打造而來,和同平臺的繽越還是共用了很多零部件。不過車內設計還是很多區(qū)別,方方正正同時也加入了一些硬派車的設計。
總的來說很年輕精致,但是懂哥覺得在顏色搭配上會有一些悶,同時再加入大量皮質的堆積,忽然就感覺這款車型的內飾有些「殺馬特」,所以內飾還是建議選擇淺色系。而且懂哥覺得后期車型,多用一些金屬或者碳纖維面板作為裝飾,感覺會更好一些。
配置方面還是挺不錯,在這個價位你能想到的配置幾乎都有,但是540度的車聲環(huán)視倒還挺特殊,意思就是除開我們能看到的360度的環(huán)車影像,還能透視車底的狀況,這一點其實對于越野路面來說,好像用處更大。
既然燃油車版本作為icon的原生車型,空間真的大不到哪去,而且「4350*1810*1615mm」的三圍也不允許任性;而且后期的純電版本,受電池布局的影響,空間將進一步被蠶食,所以空間的問題還不容樂觀。
懂哥對于這款車型,還是推薦1.5T?48V輕混的版本,雖說不能上綠牌和享受政策補貼,但是對比純燃油車來說,綜合性能更好同時更加省油,而且起步價只要11.8萬,對于那些追求精致和個性的人群來說,完全是合拍的。
● 掃碼加入「e懂車交流群」,只為喜歡或擁有新能源車的你,更好的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