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爐的奧斯卡金像最大贏家居然是韓國電影《寄生蟲》,雖然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的代表,但還是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鏡。相比劇情過于壓抑的《寄生蟲》,我更喜歡《極速車王》,它有激情,有悲傷,也有遺憾。
影片《極速車王》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很直接的表示了“福特決戰(zhàn)法拉利”的恩怨故事。我的朋友Jane之前在文章里表達過自己的想法,她認為“極速車王”并不只是在說福特和法拉利之間的故事,更是在講述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兩位車手對于“極速”的執(zhí)念。
其實昨晚刷完這部影片后我最大的感受是,福特和法拉利之間有著本質區(qū)別,法拉利在跟賽車運動較勁,沒有經(jīng)費了也要拼著上賽道;而福特最終的目的卻是“賣車”,雖然也沒什么錯,只不過對于那時的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太過殘忍,不過也真是因為他們有著打敗法拉利的執(zhí)念,所以才開啟了《極速車王》的故事!
我特別喜歡影片開頭和結尾的那段自白:在七千轉時,有一個臨界點,一切都變的虛無,車失去了重量,直接消失了,只留下一具軀殼在時空中穿梭,七千轉,就是那個臨界點,你能感覺到它的來臨,它悄悄地逼近你,來到你的耳邊,向你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終極的問題,你究竟是誰?
劇透開始,別打我
肯和謝爾比都是賽車界的傳奇人物,不過影片的主題并不是宣揚他們多么多么厲害。也許你一看到開頭就會猜這又是那種千篇一律的主角成功奪冠的電影,但恰恰相反,他們輸?shù)袅?966年的勒芒。
打敗他們的是比他們更優(yōu)秀的賽車手嗎?不是,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敗的體系。謝爾比多次強調,贏得冠軍不只是砸錢那么簡單,你不能靠官僚系統(tǒng)來贏得比賽,正如區(qū)區(qū)一份文件都要經(jīng)過20多個人才能到亨利·福特的手中。
肯和利奧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利奧說了他的身份是福特副總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結他、討好他,然而肯非但不這么做,反而直言不諱地說出這輛車的缺點,還給了利奧改進的建議。
利奧是福特公司的二把手,他從來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肯不和其它人一樣對他拍馬屁,讓他感到很不爽。恰好肯又是代表福特參賽的賽車手,這讓利奧找到了報復他的機會。
也許剛開始利奧并不是非要置肯于死地,他只是想讓肯和其他人一樣對他點頭哈腰、畢恭畢敬。但是肯天生就是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不愿意圓滑處世,他只想遵循內心。
利奧眼看肯并不服軟,他不能用賽車戰(zhàn)勝肯,所以一定要用地位和權力打倒肯。假如肯能奪得勒芒冠軍,利奧身為福特副總裁他臉上也貼金,但他寧愿自己臉上不貼金也堅決不要肯好過,所以他各種公報私仇,各種刁難肯,太狠了。這就是賤的最高境界——損人不利己。
也許賽車領域離我們很遙遠,但肯和利奧之間的故事一定讓你感同身受。即便你不是賽車手,你也一定體會過公司里“你不謙卑低頭,上級就要敲打你”的腐敗文化。
而我們越隱忍,上級就越耀武揚威,越想試一試自己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從而惡性循環(huán)。恩佐·法拉利拒絕被福特收購,是因為他不認可福特公司那種要求賽車手服從命令的理念。
正如肯所說:他們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討好自己的上級。他們雖然討厭自己的行為,但他們更討厭、更恨像你這樣的人,因為你跟他們不是一類人,因為你比他們聰明,因為你與眾不同。
當初肯提出福特野馬的缺陷,然而利奧只想聽好話,這和亨利·福特聽不進去恩佐·法拉利的話是一樣的。利奧對亨利·福特畢恭畢敬,也要求別人也這么對他。1965年勒芒,利奧隨便找了個理由剝奪了肯參賽的資格。結果就是福特慘敗,全軍覆沒。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奧還是不允許肯參加勒芒,迫使謝爾比以他的公司為賭注換取讓肯參賽的機會。如果肯在Daytona奪冠,福特就允許他參加勒芒,如果肯沒能在Daytona奪冠,謝爾比就把公司送給福特。
Daytona比賽過程中,利奧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車手的選定、速度、戰(zhàn)略的規(guī)劃,甚至連油門該踩到多少轉都是我們決定。這就說明福特根本不適合賽車,他們只想著怎么控制賽車手,怎么讓賽車手服從命令,這和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到底你是賽車手還是肯是賽車手?典型的一群業(yè)余人士去指揮專業(yè)人士。他們要求肯不能超過6000轉,這個規(guī)定嚴重限制了肯的發(fā)揮。幸虧謝爾比違背了命令,允許肯踩到7000轉,才讓肯奪得了冠軍。
勒芒比賽時利奧再次這么做。肯破了圈速記錄,所有人都很高興,包括亨利·福特,唯獨利奧表現(xiàn)得很失落。甚至說:肯不能把車開得那么快,這不在計劃之中。眼看肯即將奪得冠軍,利奧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脅他如果不聽話就讓他再也不能參加SCCA和FIA比賽。
最陰險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輛汽車同時到達終點線,冠軍將會屬于邁凱倫,所以他用“團隊精神”、“福特三兄弟”之類的話欺騙謝爾比和肯。很多導演拍電影喜歡把主角這邊拍得偉光正,把對手拍得陰險狡詐、卑鄙無恥,通過貶低對手來捧高自己。
而《極速車王》并沒有通過貶低法拉利來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層自私、虛偽、世故。這也是我很欣賞這部影片的原因,敢于真實還原真實故事,拍出的細節(jié)讓人動容和深思。也許這也是《寄生蟲》能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
肯讓恩佐服氣
《極速車王》改編自歷史上真實人物發(fā)生的故事,相信看完電影的朋友都會為這個故事感到相當震驚,原來福特是如此的腹黑和官僚,而法拉利是如此的執(zhí)著。
我還記得影片里有一個鏡頭,1966年的勒芒比賽中,法拉利最終輸?shù)袅吮荣?,但在肯被無情奪走冠軍的那一刻,恩佐·法拉利向他脫帽致敬,頗有英雄相惜的感覺。
這都是真實發(fā)生的故事,1966年的勒芒,福特真的包攬了前三名。原本肯都贏定了,福特高層卻做了一件很卑鄙的事:要求他放慢速度和另外兩名賽車手同時到達終點線。
肯照做了,然而勒芒卻宣布冠軍是邁凱倫(邁凱倫超跑品牌創(chuàng)始人)。這件丑聞轟動了整個賽車界,一度成為賽車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1966年勒芒冠軍是邁凱倫和Chris Amon)
如果不是福特高層的無理要求,肯將是史上第一個同一年連續(xù)贏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巴荒赀B續(xù)贏得Sebring、Daytona、勒芒”是什么概念呢?
這一殊榮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沒有任何人達成,可想而知它有多難實現(xiàn)??显臼亲罱咏@一殊榮的人,可惜因為個人恩怨和官僚主義沒能實現(xiàn)。
勒芒比賽結束2個月后,肯就在測試賽車的過程中遇難,也許第二年、第三年他有機會奪回原本就屬于他的榮譽,但他還沒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就離開了人世,太遺憾了。
他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賽車手之外,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賽車設計師,許多賽車手都駕駛他設計的賽車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屆勒芒比賽的冠軍賽車都是他和謝爾比設計的福特GT40。
《極速車王》并沒有為了增強戲劇性而過度夸大肯的經(jīng)歷,影片的真實度還是很高的,將1966年震驚賽車界的丑聞進行了高度還原。謝爾比也是真實存在的,他的經(jīng)歷的傳奇程度絲毫不亞于肯。
他7歲就患有心臟瓣膜疾病,大半個童年都在床上度過。他長大后卻成了專業(yè)賽車手,贏取了F1、勒芒等大賽的各項大獎,還刷新了16項美國和世界速度記錄。由于他有心臟病,所以參加比賽的時候把藥壓在舌頭下來緩解胸痛。
1959年,他因為身體問題告別了賽車手,退居幕后做了汽車設計師和賽車設計師,為汽車行業(yè)和賽車行業(yè)做出大量貢獻,比如他設計的福特GT40贏得了1966-1969年的四屆勒芒,甚至在1966年勒芒包攬了前三名。
電影中勒芒比賽之前肯和謝爾比的對話讓我很是動容。
肯:你怎么還沒睡覺?
謝爾比:我又不用開車。
肯:那太可惜了。
1990年,67歲的謝爾比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還去借了一個腎臟,還沒有完全適應器官就去參加了人生最后一場比賽,還差點打破Viper(道奇蝰蛇)的圈速記錄。電影中謝爾比的經(jīng)歷顯然只是他傳奇人生的很小一部分,真希望馬特·達蒙能去拍一部謝爾比的傳記片。
肯的執(zhí)著和謝爾比的堅持讓那個叫恩佐·法拉利的男人服氣了,就像鏡頭里表達的一樣,在肯知道要并排沖線之后,拼盡全力跑出了單圈速度的記錄,這是讓恩佐也肯定的男人,所以才像標題所說的:七千轉的浪漫,只有那三個男人懂!
Ford v Ferrari
最后我想很多朋友也想扒一扒當年福特和法拉利之間的恩怨吧。為什么亨利·福特收購法拉利遭到拒絕?真的是因為菲亞特出的錢更多嗎?其實恩佐·法拉利本來都要同意被福特收購了,但是恩佐·法拉利發(fā)現(xiàn)他的理念和福特不合。
法拉利的私人秘書 Franco Gozzi 曾在一家意大利的汽車雜志上撰文提及福特收購法拉利一事。他提到讓法拉利最為憤怒,并且導致他直接離席的條款——「每項超過 4.5 億里拉(當時約合 25.7 萬美元)的車隊預算,恩佐都要向福特提交申請,才能獲得批準」。在協(xié)議上,恩佐用他紫色墨水筆圈畫出了「提交」和「獲得」,并在旁邊寫下「不可接受」。
恩佐是個桀驁不馴的人,也正是因為他的脾氣秉性造就了汽車歷史上許多廣為流傳的佳話。在他看來,福特給他的條條框框嚴重影響了他對車隊的管理自由,縱橫賽場數(shù)十載的他哪受過這氣啊。
根據(jù)當時福特部門經(jīng)理費雷的描述,在雙方近一個月的交涉過程中,也存在著其他的不和因素。比如,恩佐曾忌諱謝爾比與福特的關系,而其希望進入印地 500 賽事的想法也受到了福特方面的阻撓。
事實證明恩佐并不是小題大做,他提的問題和艾柯卡的回答,在電影中頻頻出現(xiàn)??厦髅魇呛軆?yōu)秀的賽車手,利奧卻至始至終都和他過意不去。肯和謝爾比遭到亨利·福特、利奧的百般阻撓,最終發(fā)生了轟動賽車界的巨大丑聞。
恩佐自己就是賽車手,所以他尊重賽車運動和賽車手。而亨利·福特就是一個商人,謝爾比帶他飆車直接就被嚇哭了。他和利奧都不尊重賽車運動和賽車手,用肯的話來說就是“賣車的就是賣車的”。
法拉利才是追求完美,福特只是賣車的。電影的片名叫《Ford v Ferrari》,雖然最后福特的賽車手戰(zhàn)勝了法拉利的賽車手,但是福特精神真的戰(zhàn)勝了法拉利精神嗎?利奧并不尊重賽車運動和賽車手,他只知道他是副總裁,所有人都應該跪舔他,否則他就要整你。
他只關心自己的前途和升遷,絲毫不關心賽車手、設計師的辛苦付出。他和肯有個人恩怨,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欺騙肯。打敗肯的不是比他更優(yōu)秀的賽車手,而是商業(yè)運作和官僚主義。賽車手和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那些違背體育精神的企業(yè)和人。
正如比賽結束后,謝爾比說:我根本就不應該跟你說減速的事??蠀s說:你承諾給我的是參賽的機會,不是勝利的機會。當然,“冠軍不代表一切,沒能奪冠也不代表一無所有”的前提是你已經(jīng)盡力了。
1967 年,法拉利卷土重來,他們將 330P3 進行升級后打造出了 330P4 賽車。除了 330P3/4,法拉利陣中還有 412P 賽車。1967 年初,法拉利在福特的主場——Daytona耐力賽上,以三臺賽車成隊列式的方式通過終點線,包攬了前三名,同時回敬了福特。
1967 年的勒芒,雖然冠軍還是福特的,但二三名都被法拉利收入囊中。不過1968年的法拉利因為真的沒錢再跟福特斗下去,不得不將法拉利賣給了菲亞特。而福特能夠四連冠的一部分原因來自勒芒改制,1968 年勒芒取消了原型車參賽的規(guī)定,要求必須將賽車量產(chǎn)超過 50 臺才能夠參加勒芒最高組別的比賽。這項新規(guī)使得法拉利的原型車沒能參加 1968 年的勒芒比賽。
這場圍繞福特與法拉利的世紀大戰(zhàn),最終以法拉利的退出告一段落。福特呢?它們沒能以 1600 萬美金收購法拉利,卻用了 3.6 億英鎊打敗它。法拉利歷史上總共9次奪得過勒芒冠軍,反觀福特在拿下四連冠后再也沒有在世界大賽上有過多少聲音,而法拉利至今仍然馳騁在賽道上(16次F1車隊總冠軍)。
寫在最后
正如我文章開頭所說,我很喜歡影片中關于七千轉那段自白,它是對自己人生的提問,它是對自己靈魂深處所熱愛的賽車事業(yè)的執(zhí)著,它也是一種釋然和灑脫,它更是遺憾結局的深切緬懷,但他不會后悔!
如果你盡力而為,即便沒能奪冠也雖敗猶榮。但是如果你因為沒有盡力而錯失冠軍就很遺憾了。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你保留實力的理由,因為人們從來不會記住第二名的名字。任何一場比賽都應該全力以赴,因為也許這就是最后一場比賽了。
我是機械師。這一直是我整個職業(yè)生涯的方向。開車是一種愛好,對我來說是一種放松,就像打高爾夫球對別人一樣。我想開一級方程式賽車,不是為了大獎,而是想看看它是什么樣子。我想一定會很好玩的!——肯·邁爾斯
撰文 ? Sam
編輯 ? Sam
圖片 ? 網(wǎng)絡
今日頭條 | 網(wǎng)易 | 大魚 |企鵝 | 趣頭條
一點資訊 | 搜狐 | 車家號 |騰訊 | 微博
轉載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lián)系
Tel:15202195375
E-mail : 459755620@qq.com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