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熱度持續(xù)看漲,銷量更于去年首次突破20萬輛,但即便如此,雷克薩斯也絲毫沒有在中國國產的意思。
![]()
盡管在印度的建廠只是一條組裝生產線,但依然是雷克薩斯日本本土和北美市場以外的第一個生產線。
翻查數(shù)據(jù)得知,去年雷克薩斯在印度市場銷量不足600輛,那么,印度這個市場到底有什么吸引了雷克薩斯呢?
這件事情在車厘子之前的稿件中,我們也稍微討論了一下,認為其可能希望以此輻射亞洲市場。
對此,雷克薩斯方面人士很快給出官方回應:印度市場生產的雷克薩斯將不會進入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洲其他市場,生產線將用于印度本土銷售。
與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高溢價不同,雷克薩斯在印度市場的認可度遠遠不如奔馳寶馬奧迪,甚至是捷豹路虎,畢竟捷豹路虎是屬于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算半個印度品牌。
![]()
雷克薩斯市場認知度低,價格也高。目前雷克薩斯在印度也是以純進口方式銷售,每一輛整車的稅率達到了100%。這也導致雷克薩斯的車在印度的銷售價格比中國市場還高,更是遠超過了早已在印度設立生產線的奔馳等豪華汽車品牌。
![]()
在印度建立生產線之后,雷克薩斯將繞開部分關稅,降低售價。以印度國產的雷克薩斯ES300h為例,其價格將從超過中國的58萬能降到50萬左右,相比同級的奔馳E級和寶馬5系能便宜17%-18%,復刻國服和美服的價格優(yōu)勢。
事實上,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就超過13.2億的超級市場,其未來的市場的成長值得令人期待。
這兩年自主品牌進攻印度市場的消息不絕于耳,上汽與長城強勢進入印度市場,而海馬等一些也在進行嘗試。
![]()
但我認為,短期內對印度汽車市場的成長期待僅限于中低端市場,印度豪華車市場簡直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意。
一方面印度文明世界的糟糕交通系統(tǒng)也限制了其汽車市場的增長。落后、擁堵的城市交通網絡,以及缺乏的城際的高速系統(tǒng),也限制了印度人購買汽車的消費熱情。在交通系統(tǒng)改善之前,其汽車市場的總量情況不會太樂觀。
![]()
另一方面源自印度極大的貧富不均。印度盡管不乏定制全車鑲鉆豪車的土豪,但是2019年銷量前10的車型都是本土生產的低價小型車。生產奧拓、雨燕的瑪魯?shù)兮從驹谟《葞缀跻患要毚?,銷量幾乎等于其余品牌的總和,其汽車市場遠遠稱不上成熟。
![]()
不過從積極一面看,其增長在過去的10年間,印度的汽車市場規(guī)模增長超過一倍,2018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398萬輛,雖然2019年下降20%到了352萬輛,但是基于其這幾年5%左右的GDP增長,其汽車市場容量在未來徹底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的顯然是可以預見的。
可以說,印度的汽車市場目前其依舊處于相當?shù)偷乃剑瞧滗N量和價值提升是充滿潛力的。
印度汽車市場不太行,其豪華車市場更加不太行。
在2015年,全球對印度未來的經濟增長充滿了信心,汽車行業(yè)也是如此。當年奔馳在印度的總經理還非常樂觀的認為2020年印度豪華車市場銷量可達100000輛。這個數(shù)字并不算高,保時捷在2019年中國銷量都有8.6萬輛。
![]()
然而這個并不算太美好的預期對于現(xiàn)在的印度市場都有點難度。2019年印度車市增長失速,占據(jù)印度豪華車市場前三的BBA也僅銷售了28021輛,相比2018年下跌了15%。2019年印度豪華品牌總銷量估計在35000輛左右,甚至不如純進口的林肯在華年銷量。
但是另一方面,印度是一個13億人口、GDP全球第七、并預估在2029年能夠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大國,其未來豪華車市場規(guī)模的依舊是值得期待的。
![]()
奧迪正是因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在北美、南美等市場無法打開局面的情況下,30多年依舊來成功的保持了高速增長,跟上了寶馬、奔馳的增長節(jié)奏,讓BBA甩開其余豪華品牌,成為品牌溢價和市場影響力更高一籌一線豪華品牌。如果沒有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奧迪可能依舊掙扎在二線豪華的地位。
所以,印度對于處于二線豪華品牌領頭羊地位的雷克薩斯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
在雷克薩斯目前仍有巨大增長空間的市場之中,中國市場已經在高歌猛進。而歐洲的豪華車市場已經基本定型,被BBA三家瓜分,后面也有沃爾沃、捷豹路虎等占據(jù)不同市場位置,雷克薩斯如果大舉進攻歐洲市場,投入的資金將十分巨大,而且成敗尤未可知,風險相當?shù)母?。那么印度市場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了。
印度的人員和土地成本不高,而且已經有一個成熟的工廠。只需要1億美元的投資,就能讓雷克薩斯在印度這個未來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之中提早布局,進可攻退可守。萬一以后印度能夠保持經濟增長,復制一次中國崛起的奇跡,那么雷克薩斯也能快速的反應,抓住印度經濟增長的紅利,成為下一個一線豪華品牌。
![]()
而在印度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市場,豪華品牌紛紛建立組裝工廠,這樣布局表現(xiàn)了他們對印度同樣的態(tài)度。
各家車企爭相進入印度市場在未來或許將會成為常態(tài),而這次競爭中不僅有豐田、本田、福特、通用等老牌汽車巨頭,更有來自中國自主品牌的力量。
印度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對雷克薩斯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抓住新興市場規(guī)模的機會,也有可能成為未來雷克薩斯重要的市場版圖。
同時,印度作為新興市場,將更青睞物廉價美,主打性價比的汽車品牌,對于中國的自主品牌而言,也是走出國門的一個機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