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由于排放標準越來越嚴苛,最簡單的應對方案就是減缸,于是12缸、8缸、6缸越來越少,連寶馬7系都用上了四缸。當然高端車回旋余地比較大,那么普通車型怎么辦?于是,很多企業(yè)開始嘗試三缸發(fā)動機,比如通用、福特、本田、寶馬、標致雪鐵龍,以及自主品牌的吉利、上汽等。但是結(jié)果并不樂觀,就算實力最強的上汽通用,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硬是被擠出了第一陣營。無奈之下只能重拾四缸機,用一款1.5L四缸發(fā)動機,換掉原來的1.0T三缸,而1.3T三缸暫時不變,并且只涉及別克英朗和雪佛蘭克魯澤兩款車型。試探市場的意味非常明顯,能挽回失去的陣地嗎?
這兩年,雖然三缸機被炒得很熱,仿佛要取代四缸,成為市場主流。但事實上,真正力推的只是美系車,別的企業(y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很簡單,因為通用和福特在三缸機上投入最大,而且技術(shù)也確實不錯。如果拋開固有的偏見,實際使用上并不會有明顯不適,至少短期是這樣的。
但遺憾的是,競爭對手們并沒有把三缸機做為重點,而是在缸內(nèi)直噴和渦輪增壓這些傳統(tǒng)技術(shù)上下功夫,通過提高壓縮比、熱效率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發(fā)動機燃燒效率,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也就是說,目前四缸機也可以滿足排放標準,比如:大眾的1.4T,以及未來的1.5T,豐田的1.2T,本田的1.5T,都是四缸發(fā)動機。事實證明,傳統(tǒng)發(fā)動機技術(shù)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尤其是豐田和馬自達,仍然堅守大排量自吸的技術(shù)路線,將熱效率做到了40%以上,同樣滿足排放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三缸機就處于明顯不利的地位。憑借強大的品牌力,別克的三缸車型銷量也說得過去,比如別克英朗的月銷量能達到2萬臺左右,仍然是家轎市場的重要力量。但是別忘了,英朗當年可是足以和朗逸、軒逸PK的頭部車型,現(xiàn)在卻被遠遠甩開,而且是在差不多打到了七折左右的情況下,不僅銷量嚴重下滑,就是利潤也沒有保障,可以說是完敗。隨著中國汽車市場下滑,大家都是想盡辦法收割,那就必須對市場妥協(xié)。而通用就把突破口放在了入門級車型上,別克英朗有1.0T和1.3T兩款三缸機,其中1.3T比1.0T賣得好,這說明在入門級車型上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用1.5L四缸換掉1.0T三缸,對于認可三缸機的消費者可以直接買1.3T,不認可以也有1.5L可選,提高了銷量又增加了利潤,一舉兩得。![]()
盡管L2B的1.5L發(fā)動機并不算先進,最大馬力113匹也不如1.0T的125匹,但是穩(wěn)定可靠成本低,對于入門級消費者還是很有殺傷力的。事實上,大眾的1.5L車型系列,以及1.6L的軒逸經(jīng)典,都是走量的主力,所以憑借英朗的品牌力,1.5L車型確實可以提升銷量,只要價格定得合理。同時換上1.5L的還是雪佛蘭品牌的主力家轎科魯澤。如果試水成功,相信通用還會擴大四缸陣營,而福特??怂挂矔兴鶆幼?。
![]()
當然,畢竟在三缸上投入太大,相反旗下的四缸機是落后的,所以通用和福特仍會堅持三缸,不可能走回頭路。相反別的企業(yè)推三缸,其實都是試探性質(zhì)的,比如本田的主力仍是1.5T四缸,而1.0T三缸只是用在低價車型上,比如東本低配的思域和廣本凌派等。還有吉利,雖然在力推1.0T和1.5T的三缸,但同時也有1.4T四缸可以選,比如帝豪系列主推的就是1.4T四缸車型,全系三缸只是個別新車型,例如繽越,所以不影響大局。很明顯,在三缸這個問題上,通用和福特都押錯了寶,而戰(zhàn)略層面的失誤是很難回頭的。這兩年,強推三缸的通用福特銷量大幅下滑,2019年長安福特銷量腰斬,只有18萬輛,而上汽通用2019年雖然仍有146萬輛的銷量,但是比2018年的200萬同樣大幅下滑。中國消費者對三缸的印象,是從當年夏利、奧拓、QQ等車型開始的,所以從骨子里就認為是“低端”、“低質(zhì)”,就算現(xiàn)在的三缸技術(shù)很先進,通過新材料的應用,最先進的直噴和渦輪增壓技術(shù),以及NVH的優(yōu)化,實際體驗并不差。但是,四缸機的技術(shù)也在進步,甚至進步得更快,而三缸機在平衡性上的先天不足,就會被消費者無限放大。
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政府在力推新能源汽車,擁有各種政策優(yōu)惠,甚至真金白銀的補貼,傳統(tǒng)企業(yè)也都在積極參與。這使得節(jié)能減排的方向更多的向新能源靠攏,無論是日系的油電混動、還是德系的48V輕混,或者直接上插電混動,都可以輕松達標,而三缸卻顯得有點雞肋了。
![]()
其實,通用自己也有閉缸技術(shù),做四缸機也能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滿足排放標準,消費者也容易接受。但是遺憾的是,通用準備把這個技術(shù)主要放在高端車上,錯失了一次良機。而未來,中國將繼續(xù)力推新能源汽車,計劃到2025年占到25%,在這個背景下再死磕三缸,很明顯是得不償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