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2019年全年的銷量已經塵埃落定。作為2018年的乘用車銷量冠軍的上汽大眾,2019年全年累計銷售2001777輛,未能成功衛(wèi)冕,位居乘用車企業(yè)銷量第二位,排在2019年乘用車銷量第一位的企業(yè)為一汽-大眾。
具體來看,在SUV領域,上汽大眾的表現(xiàn)并沒有達到預期,尤其其旗下大眾品牌的當家SUV——上汽大眾途觀銷量下滑,神車地位不保。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上汽大眾途觀,曾長期被稱作國內合資SUV市場的“神車”。然而,在乘聯(lián)會在發(fā)布的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數據中,途觀全年共售出249457輛,同比下跌12.5%!月度數據更是準確地揭示出了途觀從神壇跌落的路線圖——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途觀的銷量不斷下滑,在合資SUV銷量榜中,幾乎每月都與銷冠無緣,跌幅最大時甚至達到了30%以上。這不禁讓人深思,曾經的“神車”途觀到底是怎么了?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上汽大眾途觀目前在售的車型分為標軸版途觀和長軸距版的途觀L。標軸版途觀于2016年9月分推出了絲綢之路版,在2017年新增了兩款1.8T+6AT的車型后,此后就再無改款和升級。因此,目前在售的標軸款途觀仍為2016款和2017款。在汽車更新?lián)Q代飛速的當下,標軸版車型過于老舊,并且在配置上也非常落后。在售的四款車型均沒有配備無鑰匙進入、啟動、倒車影像、中控顯示屏、GPS導航等常用配置。燈光方面,全系均為氙氣大燈且沒有LED日行燈,霧燈也為鹵素光源……這對于一輛售價為19.48-23.18萬元的車型來說,毫無競爭力。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在2017年1月份,上汽大眾推出了長軸距版的途觀L,途觀L是目前途觀的主銷車型。但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大,途觀L越來越多的問題也被爆出。其中,途觀L的內飾設計依舊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設計風格,面對當下消費年輕化的趨勢,途觀L并沒有通過改款來增加年輕的元素。此外,大量有關途觀L的質量問題的投訴也讓其口碑不斷下降。尤其是2018年,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的碰撞試驗測評中,途觀L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竟然只得到了最差等級P(較差),綜合車內成績也只獲得了等級M(一般),評測結果竟然不如一些日系品牌車型。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在車輛的智能科技方面,途觀L也較為落后。當前大部分的國產品牌SUV車型都搭載了智能車聯(lián)網系統(tǒng),斑馬智云、雄獅智云、WindLink等等都是自主品牌中較為知名的車聯(lián)網系統(tǒng)。但途觀L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搭載任何智能車聯(lián)網系統(tǒng),車機功能方面,也僅有基礎的功能,自帶的車機導航非常難用,語音識別率也非常低。在智能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途觀L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這方面,甚至已經被一眾自主品牌SUV超越。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而隨著其他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的SUV產品的涌現(xiàn),尤其是一汽-大眾SUV產品的布局到位,上汽大眾途觀L的競爭壓力隨之陡增。面對此種情形,途觀L并沒有適應市場新需求去積極調整競爭策略。非但產品力沒有提升,在終端的售價方面,也沒有拿出誠意的優(yōu)惠政策。根據當前的經銷商報價來看,途觀L全系僅有兩萬多元的終端優(yōu)惠,如此沒有誠意的售價,只會讓消費者在無可奈何之下轉投其他品牌。
![2019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曾經的神車上汽大眾途觀怎么了?]()
途觀L的銷量連續(xù)下滑,最直接的因素還是來自同門姊妹車型一汽-大眾探岳的競爭。隨著2018年下半年一汽-大眾探岳的上市,途觀L不再具有大眾品牌中型SUV的市場的唯一性。同為大眾中型SUV車型的探岳,擁有比途觀L更高的性價比。從售價上來看,途觀L為21.88-35.08萬元,而探岳的售價僅為18.59-31.39萬元,并且在終端價格上,探岳的優(yōu)惠達到了3萬多元。顯然,探岳的價格區(qū)間和終端優(yōu)惠都要比途觀L更有優(yōu)勢。舉例來看:在26萬左右的車型中,探岳比途觀L多了四驅系統(tǒng)、膝部氣囊、L2級別駕駛輔助、5種駕駛模式、陡坡緩降、方向盤加熱、后排座椅的前后調節(jié)等實用配置。因此,探岳的性價比要遠優(yōu)于途觀L。
一汽-大眾探岳上市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預熱和銷量爬坡期,但手握更新的產品力和更優(yōu)惠的價格,終于這款車成了大眾中型SUV的后起之秀。
而途觀L由于產品力沒有做出更新提升,營銷方面也沒有拿出價格等方面的得力舉措,因此面對探岳的競爭并沒有組織出有效的阻擊,也沒有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比如擠壓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最終只能落得個全年銷量下滑12.5%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