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車科技進步速度快得令人有些不敢相信,同時其普及率之高也是超乎了眾多消費者的想象,曾經(jīng)豪華車型的專享配置當今在10萬元級別車型中已屢見不鮮,自動大燈、無鑰匙進入/啟動、電子手剎、360°全景影像等算是該級別車型的“基本操作”,更為進階的車型甚至還配備了L2自動駕駛、主動剎車、自適應遠近光等高科技配置。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突破,未來的汽車必然會擁有更多科技化配置,回顧以往的汽車,80-90%的功能都依靠機械結構實現(xiàn),尤其是極具代表性的硬派越野車普拉多、蘭德酷路澤、奔馳G級、帕杰羅,在他們身上,電子輔助設備是不應該擁有的,純機械結構才是實現(xiàn)可靠性的關鍵。
用如今的眼光來看,純機械結構的車型技術非常落后,跟近幾年出產(chǎn)的車型完全不是同一時代產(chǎn)物,但換個角度想,純機械結構并非不好,起碼就維修便利性方面而言,純機械結構車型擁有獨特優(yōu)勢,這句話并非毫無根據(jù),上周我與一名更換剎車的技術師傅交流得知,電子手剎車型更換剎車片的難度要遠高于機械手剎/腳剎車型,完成更換之后還需要使用電腦進行解碼,如操作不妥當,極有可能導致剎車系統(tǒng)出現(xiàn)嚴重問題。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在汽車主打高科技趨勢下,仍有一些非常復古、原始的車型能繼續(xù)存活于市場,前不久,老毛子的SUV品牌拉達發(fā)布了2020款泥瓦,雖然是2020款,但無論你怎么看,它全身上下都跟2020年代沒有過于聯(lián)系。
俄羅斯人只是在誕生于1973年的車型基礎上升級了舒適性配置,外觀部分延續(xù)了40多年前的經(jīng)典設計,頭燈采用分體式設計,轉向燈和示寬燈位于車頭最頂部,中間部分是用于照明的大燈組,能夠在這么一臺年代久遠的“老車”身上看到分體式大燈元素,是否能夠說明俄羅斯設計師的目光長遠?
只不過它的光源均為成本最低、結構最簡單的鹵素燈,開啟方式也為純手動,像是什么LED大燈、自動頭燈等功能它都不可能擁有
2020款泥瓦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內(nèi)飾部分,中控臺樣式調(diào)整為更“現(xiàn)代化”設計,空調(diào)操作面板由老款的撥桿式更改為旋鈕式,雙閃燈、后窗加熱燈功能按鍵要被整齊有序的移動至出風口下方,操作更加便利。
此外,泥瓦的儀表盤樣式也調(diào)整為“雙圓+中央顯示屏”,更有助于駕駛員讀取信息,雖然新增了一塊全車科技感最強的顯示屏,但顯示內(nèi)容也并不豐富。
拉達官方透露,2020款拉達除了設計和配置方面的升級之外,還針對發(fā)動機支架、整車隔音以及發(fā)動機隔熱板作出了優(yōu)化,讓新款泥瓦的駕乘舒適性有所提升,可以看出,老毛子暫時還沒有讓泥瓦退出市場的意思。
對于一臺如此復古的新車來說,它的一切都要保持原始狀態(tài),變速箱也是最可靠、耐用的手動擋,四驅(qū)系統(tǒng)也仍采用換擋時分動箱操作,用正常人的消費觀來看,這種車根本不值得購買,但從整個汽車市場角度出發(fā),拉達泥瓦確實大有市場,否則它也不可能存活于市場長達40多年之久。
幾十年不改款的車型可不止于拉達,誕生于1984年的蘭德酷路澤LC76目前仍繼續(xù)服役,即便蘭德酷路澤家族車型已更新至LC200,豐田也沒有停產(chǎn)它的計劃,“兩代同堂銷售”的做法將一直持續(xù),如今許多廠家都喜歡把新老兩代車型放在市場同時銷售,但在LC76和LC200面前,其它品牌和車型似乎都是“弟弟”。
與拉達泥瓦一樣,LC76的設計和功能也停留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份,電子設備、高科技裝備都與它無關,能夠穿越沙漠、爬山涉水、實現(xiàn)長續(xù)航、開不壞才是它的本分,也正是因為如此,LC76才能在用車環(huán)境最惡劣的中東市場實現(xiàn)銷量長青。
拉達泥瓦和LC76雖然沒有被官方引進銷售,但平行進口渠道一直提供車源,只不過這些海外版車型的排放標準均為國5,受國內(nèi)排放政策影響,新車在國內(nèi)大部分城市都無法上牌,那么這種“活化石”車型都徹底被“扼殺”了嗎?
并沒有,對于已實行國6排放政策的城市,仍有一款國人非常熟悉的車型可選——北京吉普212。今年6月,212完成了“中期改款”,延續(xù)老款車型經(jīng)典設計的同時,換裝了一臺滿足國6排放的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底盤結構也得到了優(yōu)化,據(jù)官方宣稱,行駛品質(zhì)有所提升。
212是眾多60后、70后的回憶,許多“老一輩”的駕駛生涯都是從212的駕駛座上開始,90年代212被各大駕校選用為教練車,同時也是當時各大單位的標配車型,所以在60后、70后眼中,212應該是充滿情懷,只不過與前兩者不同,212的機械穩(wěn)定性較為一般,整體品質(zhì)遠不如LC76和拉達泥瓦。
這些誕生于幾十年前且至今仍在市場銷售的車型,消費者稱其為“活化石”,但這并非貶義,雖然它們的設計、配置、技術都脫離了時代步伐,但對于“活化石”買家來說,這又何妨呢?它們想要的不就是這么一款具有情懷的上世紀產(chǎn)物,而且相比起如今的汽車,“活化石”們也更容易養(yǎng)活,吃粗糧、干粗活、開不壞,即便真有哪天機械出現(xiàn)問題,隨便找個汽車修理工也能快速解決。
或許有人會說,“活化石”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意義,畢竟95%的消費者并不會選擇它們,從市場角度來看,并非完全沒有道理,但換個角度想,這些誕生于幾十年前的老車都是現(xiàn)代車型的前輩或鼻祖,今時今日汽車工作之所以如此發(fā)達,它們有著不可忽視的功勞。
如其它老車一樣,LC76、拉達泥瓦、北京吉普212都是為了極小部分群體存活,即便如今的新車功能再豐富、動力再充沛,老一代車型的魅力都是無法取代的,正如老車愛好者所說:老車不死,只是凋零。
文章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