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
對此,在3月29日的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fā)言人吳春耕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案,指導各地繼續(xù)優(yōu)化現(xiàn)行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
1984年,國家推出以“貸款修路”為核心內(nèi)容的公路建設發(fā)展政策,這個政策打破了過去單純由政府財政投資的體制束縛,成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的一個重要政策組成部分,極大地加快了我國公路建設的步伐。
應該說實踐證明,收費公路政策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一個成功改革經(jīng)驗和一個政策創(chuàng)新。
![]()
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公路網(wǎng)的總里程477.12萬公里,這個規(guī)模是1984年的5.2倍,特別是高速公路從無到有,目前達到13.6萬公里,確實是實現(xiàn)從無到有然后再到世界第一的歷史性突破。
根據(jù)《2016年全國收費公路統(tǒng)計公報》,截至2016年底,全國收費公路里程為17.11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469.63萬公里的3.6%,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當年總收入為4548.5億元。全國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達到7.59萬億元,與2015年相比凈增6369.0億元,增長9.2%。
與此同時,債務余額也進一步增大,達到4.86萬億元,與2015年相比凈增4061.0億元,增長9.1%。
對此,有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這主要是由于近幾年,我國高速公路進入了償債的一個高峰期。在渡過這段高峰期之后,償債壓力有望逐年減小。
近年來,雖然有關部門不斷調(diào)整完善收費公路政策,指導各地降低通行費的收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公路的收費標準依然是大家心里的一個痛。
![]()
以一輛普通家用轎車為例。在江浙地區(qū),高速公路通行費用每公里0.4元(不包括隧道、橋梁通過費用)。
或許一部分私家車車主對此并不敏感,但是對于大型車輛,比如客車、貨車等大型車車主來說,過路費的減少可以極大改善他們的行駛“幸福感”。
同樣以江浙兩地為例,一輛五類車(15噸以上貨車 40英尺集裝箱)的高速公路通行費用為2元/公里。
而事實上,物流成本的重要之處就是公路通行費用。
如果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有所降低,那么將會使我們每個人受益。車主們的支出會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乘客票價會降低,物流成本的下降更是會使各種商品的成本降低!
不管怎么說,雖然現(xiàn)在收費標準的降低還沒有確定最終方案,但是過路費減少已經(jīng)板上釘釘了。這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和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