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豐田汽車官方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該企業(yè)將把在中國的業(yè)務和在亞洲的業(yè)務拆分,使雙方單獨存在。在豐田汽車看來,這樣做可以讓每個業(yè)務和區(qū)域的領導人都能夠實施基于必要戰(zhàn)略的快速決策,加強和加速執(zhí)行能力。與此同時,該企業(yè)還將成立生產工程開發(fā)中心(Prod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enter)。該中心的目的是通過整合生產工程技術、原型車和大規(guī)模生產技術來加快新車開發(fā)速度。
在組織架構調整后,豐田汽車又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變更,雷克薩斯首席工程師佐藤浩二(Koji Sato)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接替澤良宏(Yoshihiro Sawa)擔任該品牌全球總裁,同時繼續(xù)擔任雷克薩斯首席工程師職位;中島博樹(Hiroki Nakajima)將成為豐田中型車公司(Mid-size Vehicle Company)總裁;美國計算機專家詹姆斯·庫夫納(James Kuffner)在擔任豐田研究院首席執(zhí)行官的同時將兼任豐田高級研發(fā)與工程公司高級研究員。
在這次組織架構調整中,中國市場地位在豐田汽車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再次升級。此前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訪問清華大學時,曾不止一次的表示中國是豐田汽車在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市場。從銷量上看,中國市場可謂是目前豐田汽車全球范圍內的中流砥柱,今年1-10月,豐田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累計售出汽車804.7萬輛,同比增長1.6%,其中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31萬輛,同比增長7.2%。為了“擴大戰(zhàn)果”,豐田汽車將分別擴大廣汽豐田的廣州工廠以及一汽豐田的成都工廠產能,屆時該企業(yè)在華總產能將達到每年200萬輛。(來源:汽車之家)蓋世汽車訊 自從美國三巨頭都決定只公布季度銷量之后,日系車企就成了美國市場月度銷量報告中的支撐力量。根據(jù)《汽車新聞》公布的數(shù)據(jù),上個月,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斯巴魯、三菱汽車在美國的銷量都實現(xiàn)了同比增長。
其中,豐田汽車11月在美國的銷量同比上漲9.2%,是本年度第四次實現(xiàn)月度銷量增長;旗下輕卡銷量同比上漲11%,轎車銷量上漲6.2%。而本田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增幅達11%;輕型車銷量同比增幅為18%,轎車需求上漲2.2%。然而,日產由于繼續(xù)縮減批發(fā)量和優(yōu)惠力度以提升零售量和利潤,11月在美國的銷量出現(xiàn)同比16%的跌幅,已連續(xù)3個月出現(xiàn)下跌。
此外,現(xiàn)代汽車也實現(xiàn)了9.2%的上漲。其中,現(xiàn)代品牌零售量同比大增19%,Santa Fe(同比上漲26%)、Tucson (同比上漲31%)和Kona (同比上漲39%)為三大主力。德系車企中,大眾集團上個月的美國銷量同比上漲13.3%;旗下品牌中,除賓利外,其它均實現(xiàn)上漲。
根據(jù)J.D. Power、ALG等機構的預測,得益于節(jié)假日促銷和上漲的優(yōu)惠力度,11月份美國市場的整體銷量會有微小增長。分析師們預測,上個月的季節(jié)性調整年化銷量在1,690萬至1,750萬輛之間,較10月的1,655萬輛有所回升。Cox Automotive稱,通用汽車11月的銷量或下滑5.5%、福特跌幅為2.7%,而FCA的跌幅在3.5%左右。(來源:蓋世汽車)
電動化促使汽車技術發(fā)生結構性改變,再伴隨著全球汽車市場萎縮,或將帶來大規(guī)模裁員潮。據(jù)外媒報道,未來幾年,受電動化浪潮沖擊,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總共將裁減逾8萬個工作崗位。裁員潮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和英國,中國與印度也未能例外。
『受電動化浪潮的沖擊,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總共將裁減逾8萬個工作崗位』
上周,德國三大品牌“BBA”陸續(xù)宣布,因電動化投資巨大而進行裁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奧迪將在2025年前裁員9500人,此舉將為公司節(jié)約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17億元)成本,用于其電動化轉型。戴姆勒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逾10000人,以緩解發(fā)展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利潤壓力。也有媒體報道,寶馬計劃到2022年裁員5000-6000人。這意味著,德國三大汽車巨頭未來將裁員25000人左右。
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以及日產汽車也在進行大規(guī)模裁員。2018年以來,通用汽車宣布的裁員計劃涉及14000余人。福特汽車計劃將裁減約17000個崗位,其中12000個位于歐洲。日產汽車也宣布,截至2022年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2500人。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也在進行裁員。蔚來汽車今年4月宣布裁員計劃,截至9月底已裁撤近2000多個崗位。(來源:汽車之家)豐田領投寶馬等跟投
May Mobility在B輪融資中籌集5000萬美金
蓋世汽車訊 據(jù)外媒報道,當?shù)貢r間12月4日,領先的交通服務(TaaS)提供商May Mobility宣布,其在B輪融資中共籌集5000萬美金(約合3.52億元人民幣)。此次融資由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領投,亞洲基金金融專家SPARX Group,以及之前的投資者Millennium Technology Value Partners、寶馬風投(BMW iVentures)和豐田風投(Toyota AI Ventures)參投。該輪融資將為May Mobility工程和運營部門的戰(zhàn)略招聘提供資金,并幫助其擴大車隊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除了在B輪融資中領投,豐田還選擇May Mobility作為其未來開發(fā)出行平臺自動駕駛TaaS項目的合作伙伴之一。
May Mobility的目標是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改造城市,創(chuàng)造一個更安全、更環(huán)保、更便捷的世界。為了實現(xiàn)該愿景,該公司目前的重點是通過部署自動駕駛接駁車以重塑交通,幫助居民安全、輕松地到達目的地,并帶來更多樂趣。(來源:蓋世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jù)外媒報道,意大利稅務當局表示,菲亞特在分階段收購了克萊斯勒后,將其美國業(yè)務(克萊斯勒)的價值低估了51億歐元(約56億美元),這可能會給其帶來潛在的巨額賬單,該公司當前正在準備與PSA集團進行合并。
在收購了克萊斯勒最后一部分所有權之后,菲亞特于2014年進行了重組。外媒報道稱,相關公司文件以及10月22日發(fā)布的審計報告顯示,這次糾紛與2014年10月的重組有關。菲亞特對克萊斯勒的收購前后一共持續(xù)了5年時間,最終完成了對道奇、Ram和Jeep等品牌擁有方的收購。
重組之后,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成立,并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該公司在荷蘭注冊,在英國擁有稅居留,而并非菲亞特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老家意大利都靈。審計報告顯示,此舉引發(fā)意大利對其收取離境稅,即當企業(yè)將資產轉移到國外時,意大利會對其實現(xiàn)的資本收益征收稅費。
當時意大利的離境稅稅率大約為27.5%,這意味著,F(xiàn)CA可能需要面臨繳納15億美元稅費的風險,而談判有可能會大幅降低罰款。(來源:蓋世汽車)![]()
(圖片來源:通用官網(wǎng))
蓋世汽車訊 據(jù)外媒報道,通用汽車在提交給美國密歇根州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該公司將于明年2月對其底特律-漢姆川克(Detroit-Hamtramck)工廠進行改造,為電動汽車的生產做準備。此舉將導致該工廠暫時損失超過800個工作崗位。
通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向該工廠內753名UAW小時工提供轉崗,這些員工有可能被轉移至位于密歇根和俄亥俄的工廠內。
作為其30億美元投資的一部分,通用計劃開始在底特律-漢姆川克工廠生產電動皮卡和貨車。行業(yè)預測機構認為,通用之后還會推出GMC Sierra和凱迪拉克Escalade的電動版本。(來源:蓋世汽車)
2020年投產 Lucid Motors工廠已奠基
日前據(jù)外媒報道,Lucid Motors工廠的奠基儀式已正式舉行,該工廠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預計該工廠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將于2020年末完成,到2020年中期,其耗資或將超過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屆時,Lucid Motors旗下的Lucid Air也將正式投產。
該工廠占地面積約為202萬平方木,根據(jù)工廠效果圖來看,似乎工廠規(guī)模并不大;此前有消息稱,該工廠的年產能或僅為2萬輛Lucid Air。此外,按照該公司的規(guī)劃,到2029年,該工廠將提供月4800個直接或間接工作崗位,在20年內,該工廠為當?shù)厥锌h帶來的收入約為320億美元。Lucid Motors的首席技術官Peter Rawlinson還曾表示,在亞利桑那州工廠之后,該公司還有在中國建廠、在中國銷售的計劃。(來源:汽車之家)
現(xiàn)份額僅5% 2025年新能源車目標升至25%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長期以來與“政府之手”密不可分,正是因為有宏觀目標、補貼等利好政策的大力推動,中國連續(xù)四年穩(wěn)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的位置?!?020年500萬輛保有量”目標期限已經近在眼前,國家主管部門又啟動了新一階段的規(guī)劃制定: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25%。
『圖片截取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部分內容』
回顧發(fā)展之路,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yè)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關卡,截至2019年10月,這一占比數(shù)字提升至4.6%。對照工信部此前提出的“2019年新能源占比8%,2020年10%”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但從絕對值來看,上一個五年(2015年)的累計50萬輛目標基本完成,下一個5年(2020年)的累計500萬輛目標也不遙遠,截至今年年中保有量已到344萬輛,完成率68.8%。(來源:汽車之家)只要“299元”即刻加入
![]()
識別二維碼
立即享受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