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前幾天一個朋友打電話,聲音有點著急的問到:店里干了5年的店長要離職,我該怎么辦?
我說:這事很常見,你只是第一次遇到,是個小問題,是可以解決。以下是聊天內(nèi)容的整理。
店長離職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店長離職對門店生意的影響會有多大呢?實際上不大,只是在應對措施和調(diào)整周期上有些波動。
我的建議:
1、深入溝通,了解真實的離職原因。
能干到店長,其實對門店的認同度和忠誠度已經(jīng)足夠,干了5年會提出離職,“有心的老板“應該早都發(fā)覺了,因為他一定是「準備好了」才和你講的。
如果是想起自己開店,或者是更好的工作機會,這一定是已經(jīng)有所準備才會和你提離職,這種情況能留下的不多。或者是“家庭原因”,比如說要回家結(jié)婚,夫妻兩地分居等客觀原因,這種情況能留下的概率也不大,畢竟家庭更重要。
遇到這兩種情況,只能說:要看你們的“緣分”了。
如果離職原因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其中還夾雜著一些情緒,那么,先恭喜你,能處理好的話,留下的概率很大。
因為“說不出客觀理由”的離職,多數(shù)和“收入”有關,根本原因是店長對現(xiàn)在的收入不滿意,又不知道怎么溝通,用“提出離職”這種笨辦法,來提醒老板對他“重視”一些。
2、先通情后達理,以聽為主,問為輔。
在一起共事5年,離開的時候情感上都會有些波動,如果真實原因是“被動要離開”,一定要先安撫情緒,在務實的解決。
在溝通過程中,建議選擇一個舒服的環(huán)境,可以是茶樓或者咖啡館,盡量要安靜不被打擾。注意:一定不要在店里,店里是工作環(huán)境,不適合閑聊。
進入閑聊的狀態(tài)后,要“先通情后達理”,如果情緒上不能產(chǎn)生共鳴,道理是聽不進去的。方法可以是:聊聊從什么時候到店的,聊聊一步步成長的路徑,聊聊一起邁過去的“坎兒”,核心是通過回憶,重鑄店長和老板的感情基礎,強化一下信任基礎。
整個閑聊過程中,以聽為主,先讓店長“訴訴苦,吐吐槽”,這點一定是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傾聽,畢竟員工有離職的想法,老板一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同時,以問為輔,適時的發(fā)問,深挖一下離職的真實原因和動機形成的過程,有助于制定后續(xù)的解決方案。
3、別再畫餅了,要有務實的解決方案。
有夢想是好的,需要一步步去實現(xiàn)。如果當年為了留下店長,“畫過大餅”,以后要少畫了,因為早晚會“夢醒”。
男性店長的虛榮型會強些,“連鎖”、“合伙人”、“上市”等等,會激動一時,會“自欺一時”,然而等結(jié)了婚,有了小孩,家庭的真實生活成本會讓他清醒,如果“醒過來”的時候,沒有足夠的“錢途”養(yǎng)家,早晚還是回離開的,所以,老板還是要務實一點。
如果情緒背后是對收入不滿意,溝通環(huán)節(jié)就要了解一下店長對收入的「真實訴求」。家庭開支的變化,對生活期望值的變化,都會讓他想有個更好的收入,但是需要多少,其實很多店長是說不出來的,而作為老板,你要能「聽到真實的收入要求」,這是第1步。
第2步就是要結(jié)合門店的實際情況和店長的工作能力,幫他進行「合理的薪酬規(guī)劃」,簡單來說,就是要務實的告訴他,在店里怎么掙到他想要的錢。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些時間的思考和準備,所以第一次溝通的時候,先不要答復,如果真心想留下這個店長,也值得被留下,就多花些心思,多準備幾套解決方案。
強調(diào)一點:如果規(guī)劃中,沒有明顯的增長或者可行的目標,再次提出離職是早晚的事。因為在你這里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留下來對他而言是浪費時間,早晚還會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