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和路虎這兩個英國品牌,它們的身世經歷一直都比較坎坷。先是美國的福特對其進行收購,后來德國的寶馬又進來參了一腳。幾經轉手之后,最終兩個品牌落地于印度的塔塔集團旗下。
不過就在日前,彭博社又爆出塔塔集團已經與吉利控股和寶馬等汽車制造商進行了接洽,為旗下英國汽車業(yè)務捷豹路虎尋找合作伙伴。雖然此舉遭到了吉利的否認,寶馬也對此不予置評,但捷豹路虎如今的處境確實越來越難。
捷豹路虎形象破滅
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塔塔集團虧損達到了36億,今年第二季度虧損3.95億英鎊,在國內市場整體銷量下跌了22%,而導致這一切結果的原因無疑是因為"神車"路虎捷豹形象破滅。曾經被土豪爭著搶的豪車,如今卻"無人問津"。
就如同上述所說,路虎曾經特別風光過。相信不少朋友仍然記得當年進口路虎極光加價的盛況,一臺中型的SUV被炒到了80多萬的價格,這可以用非??鋸垇硇稳萘?。實話說,路虎極光只憑它的騷氣造型,就可以俘獲超多小哥哥小姐姐的心。
但進口車最大的缺點便是"貴",于是在萬眾期待之下,路虎開始進行國產。沒想到的是,后來國產化后的捷豹路虎不僅沒有從消費者角度出發(fā),其在定價上的"自負"更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畢竟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進口車還是要好過國產車的,可國產化的路虎卻沒有對價格進行好好策略,銷量自然也就大不如前。
各種曝光導致質量崩盤
價格或許并不是捷豹路虎真正走向"末路"的原因,你看人家豐田、雷克薩斯旗下的車,加價不也照樣賣得很好。所以后面質量的大幅崩盤,確實不得不提。
比如說在網上搜索有關于路虎的關鍵詞,基本都有著質量、維權等詞語。而在車質網上搜索發(fā)現(xiàn),有關于捷豹路虎的質量問題頻出,主要是以變速箱漏油、變速箱無法換擋、發(fā)動機異響、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故障等問題。
除了在網上能夠看到的質量問題之外,它的召回數(shù)據(jù)就讓人心寒。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路虎和捷豹兩個品牌一共召回了10.6萬輛車,這個召回的數(shù)據(jù)占了2017年捷豹路虎在華銷量的72.45%。這意味著幾乎有7成的產品被捷豹路虎召回。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在JD Power排行榜常年墊底,這樣的穩(wěn)定發(fā)揮也讓大家司空見慣。再加上問鼎3·15晚會的"光榮"歷史,讓這個豪車的質量問題再一次放大在全國觀眾面前,這也讓路虎的形象一落千丈,即便是七折豹八折虎也難以挽回。
再也不做"七折豹八折虎"
捷豹路虎"日漸式微",早就是大家的共識。然而,它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還在一意孤行,在日前更是爆出了不再降價賣車的消息。
相信不少人對于"七折豹八折虎"早就耳熟能詳了。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其實還不是因為此前的形象與質量逐漸崩盤。為了挽救銷量,早期的捷豹路虎只能靠"大降價"來回血,久而久之,它的"七折豹八折虎"形象也深入人心。不過,這樣的降價也并沒有讓捷豹路虎重回巔峰,號稱最美路虎的星脈降價20萬表現(xiàn)依舊慘淡,而面對這種情況,布羅蒂加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銷量不是評判自己的標準,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潤并建立可持續(xù)的商業(yè)模式才是重點,并且表示捷豹路虎不會加入價格戰(zhàn)。
不可否認,長期打"價格戰(zhàn)"確實并不是一件正確的道路。但對于降價都降習慣的捷豹路虎而言,突然又拔高姿態(tài)不講價,完全就是在自尋死路。且要想真不打價格戰(zhàn),首先就是要將自己的產品品質提上去,但捷豹路虎的質量還真的可信嗎?
小編語
雖說近四個月來,捷豹路虎在華的銷量有在上升,不過這似乎就像它的"回光返照"一樣,也不知道這股勁能持續(xù)到多久。而對于接二連三被曝尋找新東家的捷豹路虎,到底該如何解決自己的負面形象?不降價真的能夠維持銷量嗎?還是以后也會為了銷量而"妥協(xié)"?
往期精選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