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日益飽和,優(yōu)勝劣汰模式再次被按下了快進鍵。適逢車市寒冬,能夠體面存活下來的,已然不多。衰敗、退網(wǎng)、退市是近幾年聽到過最多的詞匯,當年紅極一時的車企,如今變得怎樣?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下,當年外表光鮮亮麗,卻因錯誤的戰(zhàn)略決策,導致品牌地位一落千丈甚至邊緣退市的品牌。
曾幾何時,“月銷破萬”這類詞匯也是能用在華泰汽車上的。當年的華泰與現(xiàn)代合作,在轎車、SUV等多領域全面布局,得益于當時現(xiàn)代的技術和知名度,讓華泰旗下的圣達菲成為了品牌的“頂梁柱”。
可是到2007年與現(xiàn)代分道揚鑣之后,淪為自主品牌的華泰汽車沒有了技術支持,銷量每況愈下。直到2017年,董事長總經(jīng)理雙雙離職,人事頻繁變動與銷量下滑的雙重負面影響,華泰決定將工作重心轉移至新能源領域,采取傳統(tǒng)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條腿走路的布局??上У氖?,沒有了當年現(xiàn)代技術的加持,不論是燃油車領域還是新能源車領域,均沒能取得一定突破,加上后來者的追趕,產(chǎn)品技術停滯不前的華泰最終全線崩盤,也在今年一度被傳出破產(chǎn)消息。
![]()
![]()
![]()
對于東風標致雪鐵龍來說,你能說它車不好嗎?并不行,雖然是1.6T與1.8T兩臺發(fā)動機用到老,但高度匹配之下還是能夠給到我們不錯的駕駛感受。其次,即便來到20萬的價位依舊給你扭力梁非獨立懸掛的它,卻依舊能夠帶來“魔毯”般的高級濾振效果。正因如此,它們都曾經(jīng)風光過。
![]()
可偏偏是“三大件”技術扎實的標致雪鐵龍,如今卻得不到國人的喜愛呢?首先,在2014年,也是自主品牌爆發(fā)年,當它們抓住中國消費者興趣點(造SUV)時,標致雪鐵龍卻還在搗鼓自家的轎車,而SUV車型僅有2008、3008這些空間小且過氣的產(chǎn)品,直到2016年底才推出4008、5008,重要的是雪鐵龍?zhí)煲軨5 AirCross來到2017年底才上市。除了時機把握不準之外,定價也比較“傲嬌”。當年的標致508是一臺與“日系三劍客”抗衡的中型車,可當凱美瑞、雅閣它們把入門價拉低至20萬內時,標致508依舊保持20萬的售價不變,最終得到的后果自然是銷量低,直到停產(chǎn)后的繼任車型508L,才醒悟過來把定價調低。
對于一汽馬自達,當年最火的車型無疑是老馬6了。當年的馬6就好比如今的飛度,是各種愛好改裝青年的聚集地。一方面是馬6好修不貴,另一方面是二手車的價格也比較高。也恰好是過分依賴老馬6的市場熱度,一汽馬自達目前旗下在售的僅有兩款。
在2018年6月及川尚人接受采訪時也曾說過,一汽馬自達過去較多倚重老馬6的銷售,所以在馬6停產(chǎn)阿特茲繼任之后,沒有多大特色的它,讓其銷量始終不及當年馬6。同時,在前陣子上市的全新一代馬自達CX-4和阿特茲上,除了簡單的造型升級之外,并沒有多大的亮點,以至于被網(wǎng)友批評“沒誠意”,再加上此前爆出轉向失靈的問題,更是給其雪上加霜。
眾泰汽車,不用大咖多介紹,相信各位都已經(jīng)知道它“皮尺廠”這一名號了。當年能以驚人的模仿能力,助力一名小伙成功“套路”到心儀女神,如今更是將技術一分為二,傳授給漢騰、君馬兩大“名徒”。話雖如此,只要你翻看眾泰旗下產(chǎn)品的配置參數(shù)表,你肯定會驚呼一句:“配置不要錢似的”,不到十萬買一臺中型SUV,十萬出頭買到連百萬豪車都不一定搭載的電吸門配置。憑借這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讓旗下車型銷量屢屢破萬。
正所謂“趁熱打鐵”,在傳統(tǒng)燃油車領域扎下根基的眾泰,轉身投入到新能源領域,由于此前補貼政策的寬松,一臺NEDC續(xù)航僅200km的眾泰Z500 EV居然還要買到22萬。只不過,當市場開始洗牌,消費者不接受“廉價高配”的套路,也不認可最高只有330km的續(xù)航表現(xiàn)時,眾泰尷尬了!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欠薪、裁員、斷供三連發(fā),試想下,要是在當年高光時刻能夠靜下心來扎根技術,也不至于淪落如今這番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