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秦Pro的駕駛品質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底盤調校長進不少。那么內部做工用料與之前老款秦100相比,是否也會更勝一籌呢?今天我們就把這輛車拆開,看看情況如何。
如果視頻無法播放,長按下圖,點擊“識別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眾號:大飆車![]()
![]()
拆掉前保險杠,看到一根日系,尤其是老豐田常用的雙層輥壓鋼板防撞梁,寬度能夠覆蓋67.42%的范圍。不利于對于左右懸架的保護以及25%偏斜碰撞測試成績。![]()
與老款秦100相比,這輛秦Pro在前防撞梁結構上并沒有本質提升,而且防撞梁的鋼板厚度明顯更薄了。老款秦100的厚度為1.6毫米,而這輛秦Pro僅為1.14毫米,用料級別降低了不少。
![]()
老款豐田設計的年代還沒有行人保護概念,因此老款秦100也就沒有保護泡沫。這次秦Pro改款增加了行人保護泡沫,確實是一種進步,值得點贊。![]()
![]()
這輛車和一眾用老平臺改的自主品牌一樣,ACC雷達位置也是如此凸出。很明顯原車并沒有針對ACC雷達進行專門設計。這種粗暴的安裝方式,如果發(fā)生低速碰撞, 這塊雷達往往是第一個犧牲的。成熟的設計一般會安裝在有潰縮空間的柔軟支撐上,或者躲在防撞梁的斜后方,利用防撞梁進行保護。
前吸能盒可獨立拆卸,帶有潰縮褶皺和打孔。同時前縱梁頭部也有相應的褶皺和打孔,這顯然也是老款豐田的傳統(tǒng)做法。![]()
后防撞梁雖然和老款秦100結構一樣,都是單層沖壓鋼板,但是秦100的鋼板厚度為2毫米,而秦Pro的鋼板厚度僅為0.88毫米,直接進入我們拆過的車中,目前最薄單層沖壓后防撞梁的前三甲。
![]()
秦Pro還取消了秦100有的后吸能盒,使后防撞梁直接與車體相連。失去了這道應有的緩沖之后,在發(fā)生低速碰撞時,撞擊力會直接傳遞至車身,會造成較大損傷。
![]()
由于沒有后吸能盒,后防撞梁幾乎是緊貼在車身上,沒什么緩沖空間,自然也不會凸出于后備箱蓋,其實這根后防撞梁的象征意義要大于實際意義。開始學大眾
盡管說,這輛秦Pro由于挖到了“能人”,在外觀、內飾和駕控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拆開保險杠之后,發(fā)現(xiàn)除了增加了行人保護泡沫之外,很多位置的用料級別都進行了“優(yōu)化”。與老款秦100相比,秦Pro在防撞梁方面的用料級別要差很多,甚至后防撞梁厚度直接闖進最薄前三甲的行列。原本我們以為,一輛車在駕駛品質提升之后,其內部做工用料應該更加精細考究,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大相徑庭。造車還沒有學到家,怎么就學了大眾的絕技呢?
關于這輛車底盤的情況究竟如何?請繼續(xù)關注我們后續(xù)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shù)據(jù)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2018款比亞迪秦Pro EV防撞梁評分
![]()
![]()
![]()
長按點擊“識別二維碼”,進入車商城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車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