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汽車品牌一線陣營之間的競爭,素來都是業(yè)界關注的焦點。隨著市場的變革,它們之間的競爭也開始邁入了新的階段。
文|Eleven
在中國車市步入低谷的時候,縱使一些自主品牌開始走向淘汰邊緣、部分合資企業(yè)難以為繼,可豪華車品牌的需求量卻幾乎沒有衰減,一線豪華品牌之間的“排位賽”更是一如既往地精彩紛呈。而今年前三個季度表現(xiàn)最出彩的,當屬“敢為英雄”的奔馳。
533,241輛的1-9月份累計銷量,4%的同比累計增幅,奔馳用一紙漂亮的成績單,將寶馬和奧迪甩在了身后。而比數字和排名更為重要的,是奔馳折桂的深層內涵——這一回,它終于在對中國市場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控上,贏了兩位強大的對手。
豪華汽車品牌一線陣營之間的競爭,素來都是業(yè)界關注的焦點。隨著市場的變革,它們之間的競爭也開始邁入了新的階段。從品牌定位,到產品布局;從未來戰(zhàn)略,到技術把控,對于奔馳、寶馬、奧迪來說,誰能更讀懂中國市場與未來趨勢,誰就能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掌握先發(fā)優(yōu)勢。
銷量的比拼,是車企生存能力強弱的最直接表現(xiàn)。
根據中汽協(xié)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9月份,奔馳(包含smart品牌)的銷量為62,351輛,同比增長了11%。前9個月,奔馳(包含smart品牌)的累計銷量533,241輛,同比增長4%;
而今年產品攻勢猛烈的寶馬(含MINI品牌),9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了63,083輛,同比增長5.8%;前9個月,寶馬(含MINI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526,017輛,同比增長14.4%;
另外,奧迪在9月拿下了63,593輛的銷量成績,雖然單月銷量超過了奔馳和寶馬,位居豪華品牌之首,但相比去年同期,其卻出現(xiàn)了3.3%的負增長。從前9個月的銷量來看,奧迪僅售出新車491,040輛,雖然同比小幅增長了1.7%,但是依然不敵奔馳、寶馬。
回顧過去幾年,奧迪幾乎每一年都穩(wěn)坐中國市場豪華品牌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即便是在受“車市寒冬”影響最嚴重的2018年,奧迪也依然以66萬輛的銷量穩(wěn)居榜首。而奔馳品牌和寶馬(含smart品牌)則分別以65.2萬輛、63.9萬輛的成績,位列第二、第三。不過,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的銷量表現(xiàn)來看,今年的排位或將發(fā)生變化。
我們再將時針撥回到一年之前,也就是2018年的10月份。彼時,豪華品牌一線車企剛剛公布了自己當年前三個季度的戰(zhàn)績,站在頂峰的,是奔馳(1-9月銷量為500,707輛),而緊隨其后的,是奧迪(1-9月銷量為483,001輛),寶馬則以459,629輛的成績,位列第三。
對比2018年、2019年豪華三強前三季度的累計銷量數據不難發(fā)現(xiàn),奔馳、寶馬和奧迪之間的拉鋸戰(zhàn),正在向更加激烈的方向演變。比如去年,即便奔馳前三季度的銷量在奧迪、寶馬之上,卻終究還是沒能抗住后兩者在沖刺階段一波又一波的強烈攻勢。
而今年最后一個季度,三強之間的格局會怎么樣,現(xiàn)在依然不能斷言,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似乎奧迪在品牌優(yōu)勢上,已經失掉了先機,并且從其今年前9個月的銷量數據以及最后一個季度的產品投放和戰(zhàn)略來看,想要保住冠軍的寶座,似乎并不容易。
一直以來,奧迪都被稱為是中國市場上最成功的豪華品牌,無論是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布局上,還是產品更迭的節(jié)奏上,其能力都可見一斑。從產品到營銷,從管理風格到企業(yè)文化,奧迪都表現(xiàn)得中規(guī)中矩。這也許正奧迪過去多年能夠衛(wèi)冕銷冠的優(yōu)勢所在,但在今天,這也許也會成為它的“絆腳石”。
所以,當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隨著市場的變革加速進化,奧迪也變得越來越 “有心無力”。雖然近一兩年,奧迪的入門級車型在不斷增加,銷量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奧迪集團的利潤卻出現(xiàn)了整體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奧迪全球利潤為47億歐元,同比下滑了7%。
利潤下滑的背后,暴露出的問題是奧迪品牌高利潤率車型銷量的下滑,以及低利潤的入門級車型銷量的增長。隨著這一情況的繼續(xù)演變,奧迪整個品牌體系的“高級感”、“豪華感”以及“價值感”也逐漸被消磨殆盡。而在這個存量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里,一旦失去了原有的“價值感”,就很難再找回當初的光輝歲月。
而反觀今年攻勢大發(fā)的奔馳和寶馬,不僅在推出奔馳GLE、GLS、G級,寶馬7系、8系以及X7等車型的同時,收獲了一大波“價值”口碑,還憑借各自的AMG、M系列,將奔馳和寶馬的品牌調性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了不少。
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奔馳的AMG,還是寶馬的M,都表示未來會推出更具有價值的高性能版本車型。這也就意味著,在維護豪華品牌的價值方面,奔馳和寶馬的重視程度還會繼續(xù)提高。
另外,在未來出行以及創(chuàng)新技術方面,相比奧迪,寶馬和奔馳的動作似乎更大。比如:寶馬利用全新“第一戰(zhàn)略”及“2+4”戰(zhàn)略性布局面向未來,引領ACES領域的轉型;而奔馳則推出“瞰思未來(C·A·S·E)”戰(zhàn)略,布局電動出行領域的多元化探索及其全面電氣化的戰(zhàn)略藍圖。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電氣化方面布局,其實并不比奔馳和寶馬差。比如,接下來即將在中國上市的奧迪e-tron,就是奧迪電氣化戰(zhàn)略下的一款重磅新車。隨著這款車的到來,再加上本月底奧迪Q8的上市,今年第四季度奧迪的銷量,或許還能再沖刺一把。
眼下,無論是對于奧迪、寶馬還是奔馳,除了在產品方面繼續(xù)下功夫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品牌、營銷以及未來布局上做到全面顧及,唯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體系能力和品牌能力不比對手先透支。
雖然目前來看,奧迪在銷量上已經遠遠落后于奔馳、寶馬,甚至很多人已經基本認定了今年豪華三強的排位次序,但是在結局到來之前,一切都可能存在變數,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 往期精選
掃碼去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