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排放門”仍在發(fā)酵中。首席執(zhí)行官迪斯和董事長潘師被德國檢方起訴涉嫌“操縱市場”,大眾公司被德國消費者組織起訴要求經(jīng)濟賠償。兩件事相繼發(fā)生,使得全球再次將目光鎖緊大眾。
由于大眾在中國并未銷售過柴油車,所以中國消費者沒有被卷入“排放門”造假丑聞中。大眾在全球品牌形象受損,為了穩(wěn)固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集團內(nèi)部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或會加大傾斜力度。
大眾排放門涉及歐洲、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地區(qū)數(shù)百萬車主,從2015年曝光到現(xiàn)在,該事件仍在調(diào)查中。大眾車主也不斷向法院發(fā)起訴訟,要求經(jīng)濟賠償。
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德國檢方這次將目光盯上了大眾掌門人。日前,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報道,德國檢方指控大眾集團首席CEO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董事長漢斯·迪特爾·潘師(Hans Dieter Poetsch)和前任CEO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沒有盡早向投資者通報“柴油門”事件的后果,涉嫌“操縱市場”。
但大眾集團監(jiān)事會發(fā)布聲明,否認檢方的指控,重申對管理董事會的支持。
在掌門人被指控的同時,大眾還遭到了德國某消費者組織的指控。據(jù)央視財經(jīng)報道,近日,德國一消費者組織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獲得經(jīng)濟賠償,不過大眾集團回應稱,消費組織的訴訟毫無根據(jù)。
針對消費組織提出的集體訴訟,大眾律師代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集體訴訟不成立。她稱,“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有成千上萬的客戶駕駛著大眾汽車。我們相信大眾汽車沒有造成任何損害,因此這個訴訟是沒有任何理由的?!?/p>
據(jù)了解,該集體訴訟首次聽審時間定在9月30日。
由于大眾在中國市場沒有投放過柴油車,避免了被卷入“排放門”風波。但大眾在中國市場的規(guī)劃,均是經(jīng)由迪斯等高管簽訂或拍板?,F(xiàn)大眾兩位最大領導人被指控,是否會影響大眾在中國市場的規(guī)劃?
從大眾中國對財經(jīng)網(wǎng)的回復中,大眾汽車對中國市場的攻勢并未受影響,似乎還提速了。
大眾中國告訴財經(jīng)網(wǎng),集團正在全力推動電動汽車攻勢。在中國市場,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其合作伙伴將投資40億歐元,電動出行是其中的核心。
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也表示,排放門事件的發(fā)生,事實上更加堅定了大眾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他認為,“中國市場是大眾海外最重要的市場,排放門事件給大眾造成很大的壓力,想要依靠中國市場盡快恢復過來。”
與江淮汽車合資成立江淮大眾,共同研發(fā)新能源車型,引入西雅特品牌,是大眾加速深耕中國市場的信息。
大眾中國透露,江淮汽車和西雅特將共同研發(fā)一款電動汽車平臺,用于生產(chǎn)小型新能源汽車。
江淮大眾項目成立于2017年5月,雙方各持股50%,項目未有成果卻已有虧損。據(jù)江淮汽車在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年報問詢回復中表示,江淮大眾項目虧損2.74億元,其中江淮大眾確認投資收益-1.37億元。
日前,江淮大眾項目有了新進展,首款電動車型思皓E20X將于9月28日上市??紤]到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為一片紅海,思皓E20X能否脫穎而出還是未知數(shù)。
中國已是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市場規(guī)劃中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大眾中國表示,截至今年年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提供14款新能源車型。在大眾汽車的計劃中,其2028年欲在全球交付2,200萬輛純電動汽車。其中,5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約11,600,000輛)純電動車型將來自中國。
另外,大眾中國的本土化之路已延伸至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兩座MEB工廠目前正在施工中。首款基于MEB平臺的車型將是一款ID.家族的SUV,將于2021年推出。
正如任萬付所說,汽車“新四化”趨勢已不可逆,而中國市場是這一趨勢的領導者,“所以無論什么樣的事情,都不會影響大眾進一步在中國市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