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圈,長期存在著一個對于中國自主品牌長安汽車很有侮辱性的俚語—“百年福特,毀于長安”,前幾年,長安福特的產品出現了一些類似斷軸、車內異味等方面的廣泛問題,所以很多消費者將責任歸咎于長安,在他們看來,和長安汽車的合資,導致了福特汽車作為一個百年品牌,汽車的發(fā)明者之一,其產品出現了各種問題。主要原因就是長安汽車的品質把控做得不好,當然知道實情的人都明白,福特本身的產品質量走下坡路,和長安汽車本質上關系不大,一汽豐田、東風日產的自主品牌方比長安恐怕不堪不止一星半點,但是合資品牌產品品質依然十分優(yōu)秀,也沒有人將本田、日產出現的問題歸咎于東風和一汽,所以事實上“百年福特,毀于長安”是沒有什么事實依據的。
![]()
進入2019年,長安福特在中國市場更加低迷,7月份,長安福特銷量僅有1.8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4.49%;前7月總銷量僅為9.32萬輛,同比暴跌62.96%,曾經劍指百萬年銷量的長安福特,2019年恐怕達到20萬年銷量都很費勁。
![]()
當然隨著長安福特的銷量銳減和利潤急劇下滑,長安汽車上半年的也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虧損。30日晚間,長安汽車發(fā)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營收298.76億元,同比下降1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40億元,與去年同期盈利16.1億元相比暴跌239.17%。當然我們不能將長安汽車的利潤虧損歸咎于福特的利潤減少,畢竟自主品牌最后還得要靠自己,不過卻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
那么長安汽車目前依然是自主一線品牌的一員,百年福特,毀于長安,這個鍋可能還是要福特自己來背了,我們也發(fā)現了,隨著時間的深入,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很多弊端已經開始顯現,但這顯然并非是長安汽車主導的,所以在我們看來,福特在中國的潰敗,本質上是自身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福特在中國市場對于產品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一直不上心,是一個非常大的弊端,也就是從全年下半年,也就是福特銷量大幅度下滑的趨勢已經止不住的情況下,才開始加快新車更新的速度,在此之前,福特在國內的新車更新速度,和大眾、日產、豐田、本田、通用等同為合資品牌的車企是沒法比的。
![]()
我們將目光轉回到2018年上半年,那時候,福特的危局已經開始,福特在中國的產品投放缺乏比較靈敏的市場敏感,尤其是在新產品的投放上,自我進入汽車媒介行業(yè)的三四年間,長安福特也只是國產了銳界,并且引進并國產了金牛座,除此之前,其他車款似乎也只是修修補補的小改款或者中期改款,在最近幾年間也只是維持市場地位,并沒有在產品上有什么特別大的升級,也就是說,現在的長安福特,在合資品牌中算是一個跟隨者,幾乎沒有什么新的產品技術推出,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小幅度的進步就是退步,只有大跨步的產品和技術革新才能保證品牌擁有持續(xù)的市場侵略性,顯然福特在這方面是缺失的。
![]()
如今雖然長安福特開始推進一些新車的更新?lián)Q代,但是本質上還是遲了,尤其是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福特在中國的品牌影響力已經下沉了,所以這樣的亡羊補牢,或許真的有些為時已晚了。
當然導致福特口碑變壞,甚至出現“百年福特,毀于長安”這樣侮辱性俚語的源頭,就是因為長安福特的產品出現了規(guī)模性的斷軸,比如翼虎、蒙迪歐等車型;以及蒙迪歐等車型的內飾異味等等。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是因為設計愿意,尤其是斷軸,或者是因為供應商、原材料的問題,但是這些東西,基本都是福特來把控的,出現問題就該是福特負責,不過福特在這一塊長期遮遮掩掩,規(guī)避責任,導致福特的產品口碑每況愈下!
![]()
最后,不得不說,隨著市場的低迷,福特對自己在中國的定位依然沒有清醒的定位,如果在幾年前,長安福特年銷六七十萬的時候,的確可以學著大眾那樣抬高產品的價格和定位,但是如今鳳凰落地不如雞,還要堅持這樣的定位,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
之前長安福特剛剛上市銳界ST Line,起步價接近27萬,一臺2.0T的中型SUV比這個級別的標桿產品漢蘭達還要貴,甚至直逼車長超過5米的大眾途昂,可見其定價的自信,但是卻對自身在中國市場為難處境,沒有多少危機感。所以即使如今福特開始在國內增加新車的投放速度,甚至不惜一次投放三款新車,但是福特在中國產品定位,依然缺乏敏銳的洞察力!
![]()
所以其實就算今天的長安汽車本身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福特的危局和長安汽車關系,長安汽車旗下的合資品牌幾乎全線覆滅,只能說長安“挑對象”的眼光真心不咋地,一找找一個“渣男”。但是對于福特來說,如今的危局更像是自裁,如果把這些責任都劃歸到長安頭上,那長安就太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