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評測|榮威RX5 MAX智能座艙初體驗 開200公里沒覺得累
汽勢傳媒 2019-08-27 09:31:18 2
試駕文章的題目,原本是要與“大”掛鉤的,因為8月20日在浦東機場與榮威RX5 MAX相遇時,汽勢Auto-First對它的第一印象便是:“這個大塊頭對得起MAX的后綴。”講真,不要被RX5的前綴蒙蔽,與其說它是RX5的升級產品,長寬高4647*1891*1725mm,軸距2760mm這樣的尺寸加身,倒不如說它與同門大哥榮威RX8更為靠近,或者是臆想中的RX6或RX7……
當然不止是視覺感受,為了盡量規(guī)避在城市中偏于狹小的側方停車位處犯難,榮威RX5 MAX在車身長度上有所“克制”,但在真正影響車內空間感受的寬度、高度、軸距上卻是不遺余力——超寬車體帶來更寬適的實際乘坐空間,后排膝部空間高達128mm,加上0.85平方米采光面積全景天窗帶來的敞亮空間感,別說在車里蹺二郎腿,估計錄個抖音放肆搖擺也是夠用的。(P.S.車里還真有車載K歌的功能,只是沒有閑暇時間體驗,當個迷你K房,想必也很巴適。)
但經過兩天大約500公里的試駕才發(fā)現(xiàn),榮威RX5 MAX不止于大,智能座艙才是其真正的“嗨點”——時下的車企不提個智能化、網聯(lián)化、未來座艙設計,貌似都不好意思發(fā)布新車,但真真切切讓Auto-First體驗到智能座艙整體設計的,榮威RX5 MAX算是第一份。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算什么?RX5 MAX已經進化至刷臉時代——接過車鑰匙不再意味著試駕前的交接完畢,SKYEYE天眼系統(tǒng)需要在上車后優(yōu)先對新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信息錄入,而不再需要使用鑰匙或按鍵,只需根據儀表提示,踩下剎車即可進入駕駛狀態(tài)。該系統(tǒng)還會根據不同用戶身份,結合日期、喜好、區(qū)域、日程等因素,提供生日祝福、天氣提醒等專屬迎賓語,并自動將座椅、后視鏡等調節(jié)到用戶慣用的位置,還能記憶氛圍燈、導航、音樂等設置。這次試駕的行程充實且路途遙遠,但“累覺不愛”并不存在——即便是百公里以上的中長途行程,也能讓駕乘者告別旅途勞頓,榮威RX5 MAX智能座艙的秘訣有以下三點。
下午的行程比較緊張,往返路程大約300公里,但并不需要上車后手忙腳亂調整導航,步行到停車位的功夫,用斑馬智行APP便可提前設定好行程規(guī)劃,基于全新高德星云AI引擎深度定制的車載導航將與手機導航行程實時同步。更無需手忙腳亂調整座椅、后視鏡、音樂,因為SKYEYE已經成功刷臉,上車就走一點兒都不夸張。當然,導航也支持語音識別和車信系統(tǒng),同行的10車編隊可以共享目的地,不用擔心掉隊,反正大家的目的地已經一鍵同步。
進入座艙會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主駕座椅在駕駛員上下車過程中會自動后移,這樣的配置也恰恰能說明榮威RX5 MAX在空間方面的底氣與自信——汽勢Auto-First特意詢問了后排座位的小伙伴是否受到座椅后移的影響,他淡定地表示:“往后移了么?沒注意。”
內飾在最大程度上使用了軟包材質,并非擺設——大面積的軟包搭配14.3英寸曲面大屏不僅在視覺沖擊力上提升提升了車輛的檔次感,足夠軟且高度適中的左右雙開式中央扶手箱,搭配星艦47.8°最舒適手腕擺放角度且握感極佳的橫向式電子檔把,右手掌攤開、右臂伏于扶手箱,別說累,這駕駛姿態(tài)用享受來形容最為貼切(雖然有些不舍,但汽勢君溫馨提示:中高速駕駛還是要雙手扶方向盤的)。
關于視聽享受,簡要提三點:Bose音響、標配雙層隔音玻璃搭配增厚地毯隔音墊、256色隨心溢彩氛圍燈可與音樂交互,這種沉浸式視聽體驗應該可以讓挑剔的眼睛和耳朵也足夠滿意了。
榮威RX5 MAX提供的高坐姿以及寬闊視野本身就能降低駕駛的疲勞感,但在智能座艙的AR-Driving實景駕駛輔助系統(tǒng)、AI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和360°全景影像的全方位黑科技加持下,護安全與保輕松的苛刻要求得以同時被滿足。顯示在液晶儀表上的AR導航保證了行車時眼部注意力的移動路徑最小化,圖像清晰且信號遲滯極低,行車路徑規(guī)劃顯示方式直觀,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夜晚行至路燈光線補充幾乎為零的路段,AR圖像也能保持極佳的觀感,且集成在AR液晶儀表上的遠近光自動切換提示,也提醒著駕駛者RX5 MAX的遠近光自動切換機制十分機敏,足夠安全——可以說榮威RX5 MAX不僅最早將偏于“科幻”的AR導航技術落實到量產車上,其用戶體驗也得以保證最佳狀態(tài),難能可貴。由于試駕路線的80%是高速路段,集成于AI Pilot系統(tǒng)的自適應巡航、自動剎停、車道偏離輔助三項功能組合,再次降低了駕駛疲勞感。自動跟車腳不累、自動剎停心不累、車道偏離手不累——當高速駕駛中與前車的安全距離被智能接管,當緊急情況有了主動保障,當方向盤以適中的力道糾正有壓線趨勢的行車軌跡,這樣的從容不迫,也是一種獨特的駕駛享受。文章的最后,來簡單說說榮威RX5 MAX的動力。剛剛拖動36噸波音737客機的車型為2.0T版本,而本次汽勢Auto-First駕的是1.5T版本,搭配6擋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27kW、最大扭矩275N·m,也足以保證動力的隨叫隨到。換擋機制中并未包括S擋,取而代之的是激活換擋撥片使用的M擋。事實上這輛車也并不需要S擋——由于較好的隔音和偏于舒適感調教的避震,車輛高速駕駛的速度感反饋并不顯快,而無論是Sport、Eco、Comfort駕駛模式,在高速情況下踩油門至二分之一行程處,車輛的降擋迅速、提速感較為明顯,干脆利落的超車不在話下,Sport模式下橙黃色的儀表色彩風格也有足夠的儀式感。
唯獨引擎有聲無浪,降擋機敏、升擋緩慢,導致加速時的激情感只存在于車速提升,卻錯失了性感的聽覺享受,這也許是整個試駕過程中唯一的遺憾——好在工作人員提到試駕車輛仍為上市前驗證車輛可靠性的試制車,上市后的車輛或許將在換擋邏輯上做輕微調校。
整體而言,在榮威RX5 MAX的試駕體驗中充滿了驚喜,無論是越級的大空間、驅散駕駛疲勞感的智能座艙,亦或是硬核的動力表現(xiàn),都對得起其15萬元上下的預售價格。新車將于8月28日上市,期待正式售價公布之時,能再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