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國家發(fā)改委等三部分發(fā)文,鼓勵企業(yè)推廣新能源汽車電池租賃等車電分離消費方式,讓換電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那么,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會成為未來的大勢嗎?
![]()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為什么會提出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那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的“后補貼”時代已經(jīng)到來,2020年取消新能源補貼幾乎成為業(yè)內共識,這意味著車企的生產(chǎn)成本無法顯著降低。而換電模式由于消費者前期僅需支付不含電池的車價,因此在購車成本上有顯著優(yōu)勢,可以刺激購車欲望。
![]()
但是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真的會成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嗎?其實并不一定。原因則要從換電存在的瓶頸說起。
一方面,換電成本太高。首先要建設換電站,這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需要引入大量的資本,且投資的回收期長;而且存量電池拿不到補貼,成本也比較高。另一方面,不同的主機廠電池包無法統(tǒng)一,很難形成規(guī)模效應,如果換電站僅服務某一特定的汽車品牌,那么換電就沒有意義了。
![]()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換電也并不會更省事。一方面,換電需要將車開到換電站,這中間的時間成本過高;另一方面,大家會擔心換到壞的電池,好不容易開車到換電站,結果換到壞電池,嚴重影響續(xù)航里程,大家會有何感想?
因此,車電分離的模式在目前的實際可操作性并不強,不一定能夠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