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神探追蹤》中,車神探以《江淮被罰一個月期間:新能源成主要增長業(yè)務,奈何商用受掣肘》一文,對江淮汽車在因排放造假而被罰1.7億元之后一個月期間的狀態(tài)。有幾個值得被關注的點,一為在此期間,江淮汽車和濰柴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一為銷量公布,江淮汽車新能源銷量得以暴漲;一為銷量公布,江淮汽車的商用車銷量有著不小的下滑。
我們發(fā)現(xiàn),從發(fā)展的思路去看,江淮汽車似乎有意顧全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而從布局的力度去看,新能源汽車板塊愈加被提振。且若是從業(yè)務的前景去觀察,江淮汽車依托新能源汽車板塊,也并不奇怪。
不過,其實一切,要從7月1日之后去分析,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近日,江淮汽車披露了其在7月份的銷量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7月份,江淮汽車共計賣出6691輛SUV,同比下滑44.6%,共計賣出2094輛MPV,同比下滑41.85%,共計賣出1071輛轎車,同比下滑77.49%;
7月份,江淮汽車合計賣出27555輛商用車,同比下滑27.29%;
7月份,江淮汽車共計賣出1738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下滑66.5%;
7月份,江淮汽車共計出口3585輛車,同比下滑70.85%。
各大板塊銷量下滑,早已成為江淮汽車此前的長期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份,江淮汽車賣出9842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暴增429.42%,上半年賣出39065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上漲95.01%。
然而,隨著7月份的到來,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也表現(xiàn)出無力的一面——初步分析大致可以知道,2019補貼新政的正式實施,成為了江淮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板塊下滑的主要原因。
需要了解的是,據(jù)悉,2014年-2018年期間,江淮汽車及其子公司合計收到各類政府補貼高達87.18億元,僅2018年江淮就至少拿到了6輪政府補助,總金額約為11.06億人民幣。
如此來看,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中,江淮汽車曾為最有上漲空間的一位,亦是現(xiàn)在下滑最嚴重的一位。
燃油乘用車板塊下滑、商用車下滑、出口業(yè)務下滑,就連現(xiàn)在,曾被外人視作為江淮汽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新能源汽車,也出現(xiàn)了暴跌。如今的江淮汽車,已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燙手山芋。
事實上,現(xiàn)任董事長的安進,在極力讓江淮汽車不至于那么的“燙手”。比方說,在燃油車銷量走低時,江淮汽車開始提振新能源汽車,在拿著一份不堪入目的成績單卻還得繳納1.7億元罰款時,江淮汽車決定申請行政復議。再有的是,在陷入排放造假的漩渦時,江淮汽車開始與濰柴進行被視作為“升級”的合作......
與其說盡可能去收拾好“手尾”,能夠提高安進功成身退的可能性,倒不如說是讓下一任繼承人——項興初,更有發(fā)揮的余地。
早在2017年舉行的主題為“創(chuàng)新驅動 品牌提升”的中國汽車論壇上,江淮汽車總經(jīng)理項興初就發(fā)表過演講。他聲稱, 江淮汽車未來發(fā)展的主基調可以用“轉型升級、穩(wěn)中求進”這八個字來概括。并提到,江淮汽車的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底,實現(xiàn)傳統(tǒng)節(jié)能汽車產品、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實現(xiàn)階段性自動駕駛的戰(zhàn)略要求,發(fā)展成為百萬量級的綜合型汽車集團。
如何穩(wěn)中求進,嘴上說得不算,目前的江淮汽車,已是和“百萬量級的綜合型汽車集團”漸行漸遠。
估計也讓項興初沒能想象得到的是,在彼時的論壇上,他表示“新能源汽車仍然會獲得較大的政治支持,包括從現(xiàn)在的補貼政策,到未來的新能源的積分政策等,將會獲得持續(xù)的高增長”,然而,就在兩年之后,迎來了史上最“摳”的新能源補貼。
彼時的言辭和此時的銷量對比,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江淮汽車在7月份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出現(xiàn)大幅度下滑,其實是在多年前的幾句話中就透露出了結果。
只能說,江淮汽車的“燙手”程度,不曾減,反而可能會增得愈加厲害。
都說上半年的銷量不具很大的參考性,就從江淮汽車的7月份銷量來說,果然如此。車企與車企之間真正的較量,是從7月份才開始,而7月份的江淮汽車,可謂病痛纏身。
當然,我們還是對江淮汽車針對排放造假的行政復議,抱有較大的興趣。復議是否成功,對于江淮汽車而言倒不是很重要,無論如何,如今江淮汽車的口碑,真的是一言難盡了。頂多的,復議若是成功,江淮汽車的收益也不至于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