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與鼓勵,讓中國市場衍生出一批新型造車企業(yè),很多新能源汽車在此前從未曾聽過,直到某一天突然宣布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才讓消費者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家新能源車企,比如合眾汽車,在此前,如果不是從事汽車行業(yè)的消費者,壓根就不曾聽過這家新能源車企。
![]()
不過雖然聽說過的人不多,但是如果真要給造車新勢力分個一二三的話,如果蔚來、威馬、小鵬算是一線新勢力,那么合眾新能源起碼能排到二線。
合眾汽車于2014年10月份成立,首款新車在2018年11月份上市,作為一個新秀企業(yè),短短4年的時間,從設計到研發(fā),再到上路,已經(jīng)相當快速了,相比那些還停留在PPT上的造車企業(yè)來說,合眾至少已經(jīng)造出了自己的首款新能源汽車。
![]()
作為合眾首款新能源汽車-哪吒N01,自2018年11月份上市以后,除了名字略顯個性外,在銷量上不盡人意,以2019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哪吒N01 6月份僅僅獲得了816臺,1-6月份累計銷量為4419臺,平均每個月在740臺左右,相比同期的競品小鵬、蔚來月銷量2000臺,合眾確實不算亮眼。
![]()
合眾首款新能源汽車哪吒N01擁有如此銷量并不意外,在新能源汽車最大的關鍵因素里程上,合眾并未拿出一個讓消費者滿意里程,最大續(xù)航僅僅301km,與競品完全不在一個層次,這也是哪吒N01銷量不佳的真實原因,愿意體驗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自然在經(jīng)濟上有不俗的實力,多花點錢買更長的續(xù)航車型不在少數(shù)。
![]()
盡管銷量不佳,但是這不妨礙合眾的對造車夢的追求,在此之前,政府是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補助,而且還大力扶持,給每一個投入新能源汽車的企業(yè)減稅減重,甚至還拿出大額補貼,借著這股東風,合眾野心不小,不斷擴建廠房,以此提高產(chǎn)量,應對市場需求。
合眾在桐鄉(xiāng)市的一期投入資金高達11.56億元,建筑面積更是高達96762平方米,預計年產(chǎn)量在8萬臺左右,此外,在今年國際車展期間,合眾汽車進行B輪融資,獲得30億元的融資,而且在政府的出面干涉下,某政府產(chǎn)業(yè)基金領頭,讓合眾從30億融資擴張到70億。
![]()
不斷融資,不斷擴建,本以為將產(chǎn)量提升上來,就能大展拳腳的開賣,但是,從實際的銷量來看,合眾生產(chǎn)的汽車并不被消費者青睞,銷量就是最直觀的表現(xiàn),月銷量740臺左右,按照這種銷量下去,一年過萬都困難,而合眾在桐鄉(xiāng)市光一期的產(chǎn)能就是8萬,年銷量不及其1/8,更不談后期的廠房。
![]()
因為銷量不及預期,導致合眾不得不進行縮產(chǎn)處理,有媒體稱合眾汽車在桐鄉(xiāng)市的生產(chǎn)基地疑似出現(xiàn)十多天的停產(chǎn)現(xiàn)象,這顯然和銷量不濟密切相關。
值得關注的是,眼下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開始收緊,造車新勢力也是風起云涌,市場形勢越來越嚴峻,對于這些口碑積淀尚淺的新興車企來說,無疑是道坎。有專家稱,2019年將有大面積的車企面臨淘汰,沒有實力的最終將會被兼?zhèn)渲亟M,不光燃油車如此,新能源企業(yè)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
![]()
?合眾汽車銷量低迷,市場不及預期,整個形勢相當嚴峻,造車本不易,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多車企都停留PPT上造車,合眾盡管當下困難,但至少首款新車已經(jīng)上市,市場口碑雖然仍待積累但也沒有處在像蔚來ES8大面積召回,小鵬G3客戶維權這樣的風口浪尖。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任何一家車企想要成長起來,都充滿不易與艱辛,能否沖出重圍,就看合眾接下來怎么走了。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chuàng)出品,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