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所謂的精品小車就是smart,甲殼蟲,或者MINI之類車型的一個標簽,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體型不大,但價格不便宜。
在談到這類車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有這個錢我為什么不買XXX?話是這么個話,但是理可不是這么個理。對于車來說,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需求,對大車無感,又喜歡有點情調,這就是這些精品小車存在的意義。
Polo最早進入中國的時間是2004年左右,那個年代可選的小型車其實比現(xiàn)在多得多。
除了Polo外,日系有雨燕、飛度,美系有樂風、賽歐,韓系有千里馬、RIO,還有法系的代表206和C2,它們都是當年路上常見的小車,但是它們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價格都沒有Polo貴。
當年的Polo起售價就是9.99萬元,但是當年的9.99萬和如今的9.99萬元顯然不是一個概念。而當年的Polo比上面提到的這些競爭對手賣得都要多,為什么?因為當年的上海大眾在Polo上可以說是用到了當時所有最先進的技術,15年前的小型車就有激光焊接、電子油門和電子助力轉向等,所以當年的Polo說是最先進的A0級小車也不為過,這也意味著Polo就是中國市場上最早的精品小車。
和膨脹與否無關,它的起點比同級別競品要高,這才是它如此定價的原因。
作為最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大眾,盲目定高價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精品以外,它還有一大賣點就是能給你的更多,而這里的多,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
從次低配開始,Polo Plus就標配了四氣囊和前后排的側氣簾。別說在這個級別,再高一個級別都一般只在頂配車上才有。胎壓監(jiān)測是全系標配,全車的安全帶未系提示也是從次低配車型起就全部標配,ESC也是集成了制動力分配、牽引力控制以及剎車輔助的全功能ESC。在頂配以及次頂配車型上,還出現(xiàn)了前雷達以及帶前部輔助的主動剎車功能,這就是Polo Plus在安全配置上能給到的,但是競爭對手們給不了的東西。
都以頂配車型為例的話,Polo Plus的舒適性裝備是同級別車型里最多的。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車內(nèi)最常使用的配置就是多媒體系統(tǒng)了,Polo Plus提供選裝的這塊8英寸的中控屏能提供的功能就非常非常多了。主界面和大眾幾年來主推的MIB一模一樣,但是實際上這其實是一套最新的CNS 2.0系統(tǒng),和MIB的分體機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一體式設計,除了不能使用CD以外,它和MIB幾乎一模一樣。
它集成了導航、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功能,車載地圖是來自高德,能顯示實時的路況信息。它也加入了時下流行的語音控制功能,可以用語音實現(xiàn)目的地的選取、音樂的播放等功能,說實話這套語音系統(tǒng)相比國產(chǎn)品牌大打的智能化牌要差不少,但是在小型車上依舊是越級的配置。
而多媒體功能則表現(xiàn)的很強大了,支持Carplay、MirrorLink以及CarLife,相比于一眾連大屏幕都不能提供的競爭對手,Polo Plus在這方面的體驗顯然是完勝的。
雖然它沒有提供海外車型上的全液晶儀表,但是這塊中文大字庫儀表也能顯示足夠豐富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和車機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交互,通過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就能操作。
除了這些,在細節(jié)部分Polo Plus同樣也很用心思。四門一鍵升降、自動大燈、自動雨刷、電加熱后視鏡以及全系標配的大天窗。既然你賣的比別人貴,你理應做的比別人更好,從這些細節(jié)來看,Polo Plus也的確做得不錯。
至于駕駛上的體驗,其實就相對要平淡一些了。同級別除了飛度那個有點變態(tài)的動力以外,其它產(chǎn)品基本都是代步為主要訴求。讓人期待的1.0T沒有引入是個遺憾,1.5L+6AT的動力總成只能用夠用來形容,而且上汽大眾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暫時沒有其它動力總成的生產(chǎn)計劃,1.0T沒了蹤影,真的是挺遺憾的事。
不過1.5L的發(fā)動機對于Polo Plus來說也足夠了,加上它短小的軸距,在城里開它其實是件挺輕松的事,而且NVH做得很不錯,比對手們都要好不少,當然這是在不油門到底的前提下。
其實說了這么多,并不是為Polo Plus定高價找理由,因為在配置上它是的的確確和競品們拉開了差距,而且如果你正打算購買它的話,目前的終端售價已經(jīng)有了近萬元的優(yōu)惠了,這么一看,Polo Plus還真的不算貴。
更大,更高級,也更年輕,這些都是Polo Plus的賣點。至于那些說為什么不買XXX的人,這其實就是很簡單的選擇題了。想要動力,這個級別飛度是不二之選,但是想要一臺精致的小車,Polo Plus或許才是最合適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