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的1991年,一汽-大眾首次引進了海外版捷達(A2),并對其進行了國產(chǎn)化組裝,也就此開啟了捷達的“開掛”之旅。估計當年誰也沒料到,捷達這一賣就是近30年。
想當年,捷達可是創(chuàng)造了許多個國內(nèi)第一。第一個裝配安全氣囊、第一個配備電動門窗、第一次搭載自動變速箱和電子防盜等等“高科技”配置。定位要比桑塔納略低一些的捷達,以更實惠的價格與桑塔納并列,成為了經(jīng)典的“老三樣”。
就是這位在中國汽車史上留下了豐功偉業(yè),在過去的28年間累計生產(chǎn)了4418287輛車,平均每年生產(chǎn)15萬多輛之多,并伴隨無數(shù)國人一起成長的車型,卻即將和我們告別。6月23日,最后一輛懸掛大眾Logo的捷達走下生產(chǎn)線,頭頂“No.4418287”字牌拍下最后一張定妝照。
這一幕看似是捷達的終點,其實也是全新的起點。
造型:最不“大眾“的大眾車
早在今年3月份,大眾在德國總部沃爾夫斯堡發(fā)布了全新獨立品牌—捷達(JETTA)。至此,捷達正式從一款車型直接躍升級為獨立品牌。作為大眾集團旗下的全新子品牌,捷達品牌主打中國市場,定位經(jīng)濟、入門級的家用車市場。
緊接著,在2019年的上海車展上,捷達品牌的首批3款新車也正式亮相,分別為轎車車型VA3及兩款SUV車型VS5和VS7。大家都看得出來,VA3就是以現(xiàn)款捷達為基礎打造而來,而定位于緊湊型SUV的VS5又是何方神圣呢?時至今日,我也終于等到了與VS5深度接觸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款即將在9月與大眾消費者見面的新車,能否達到你的預期呢?沒時間看圖文的也可以點擊下面的視頻先睹為快。
既然作為一個獨立品牌,那么換上新Logo一定是跑不掉的。以品牌首字母“J”字形為設計元素的新Logo出現(xiàn)在并不“大眾”化的車頭上,而VS5的命名方式,官方也是毫無避諱地給出了“Volkswagen SUV”的解釋,簡單粗暴得甚至有點讓人意外。
誕生于大眾MQB-A1平臺的捷達VS5,其整車造型線條一眼看過去給人十分熟悉的感覺。但如果你仔細打量,會發(fā)現(xiàn)一些在大眾品牌車型上從未有過的元素。既然作為一個新品牌,而目標用戶又是年輕消費群體,那么擺脫大眾式套娃的前臉勢在必行。
以“X”作為設計元素的VS5,用大尺寸的中網(wǎng)配合嵌在其中的鍍鉻裝飾來彰顯自己年輕化的設計。大燈同時也巧妙地與中網(wǎng)連成一體,車頭立體的造型讓人完全聯(lián)想不到這是臺大眾車,豎立起來的LED日間行車燈分布在保險杠的兩側。這些元素組合起來,就得到了捷達品牌的家族化特征,以及看起來甚至有些高級感的整車氣質(zhì)。
對于最近兩年頻繁出現(xiàn)在大眾車型側面的那一條粗壯的腰線,我是頗為喜歡。從前大燈一直貫穿至后尾燈,硬朗而不失設計感。門把手、車窗及行李架上的鍍鉻材質(zhì),可謂運用得恰到好處。再配合方正的車身,雖然側面并沒有擺脫大眾的影子,但這種規(guī)規(guī)矩矩的造型顯然不會出什么差錯。對了,如果你能從VS5身上看出來西亞特的影子,那證明你是真正的大眾粉。
車尾的造型相較于前臉來說,就少了一些視覺沖擊感。微微翹起的擾流板加上底部銀色的裝飾板,都為稍顯平淡的尾部加了分。同樣,Y字型的示寬燈將會是捷達品牌的另一個家族特征,辨識度直追家族旗下的超跑品牌蘭博基尼。不過,鹵素的光源亮起來總是差那么點意思。
車身尺寸上,畢竟VS5是一款入門緊湊級SUV,長寬高分別為4419/1841/1616mm,軸距為2630mm,與日產(chǎn)逍客基本處于同一水平。
霸氣的車頭造型,以及辨識度很高的尾燈都可謂很出彩的設計。但是要說捷達跳出了大眾家族化的影子,其實并沒有,VS5的外觀依舊是一臺透露著個性味道的大眾車。
內(nèi)飾:再熟悉不過的樣子
早已做過功課的我,對VS5內(nèi)飾的預期其實并不高。坐進車內(nèi),首先就是滿滿的熟悉感,錯落有致的功能區(qū)十分“大眾”化。也許是出于成本的考慮,除了門板和方向盤上使用了少量的皮質(zhì)材料外,其余的絕大部分飾板都為硬質(zhì)材料。不過畢竟這款車也是出自大眾的生產(chǎn)線,做工方面依舊維持了較高水準。此時就是考驗內(nèi)飾設計師能力的時候了,如何在這些不上檔次的材料上設計出高級感?答案就是:多紋理及鋼琴烤漆。
VS5的內(nèi)飾設計師用特殊的紋理,給中控臺賦予了更吸引眼球的視覺效果,并且在副駕前方、車門內(nèi)板等處用菱形格讓內(nèi)飾顯得更加活潑。中控屏邊框、出風口、車門拉手等處采用黑色鋼琴漆材料,來提升內(nèi)飾視覺上的豪華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椅顏色上一直“嚴謹”的德國人,竟然在捷達VS5上面采用了撞色設計,可喜可賀。
最吸引眼球的當屬中控上這一“大塊”屏幕,靜息狀態(tài)下十分霸氣,但當你點亮之后,8英寸的中控屏就“原形畢露”,失落感還是有的。不過使用下來清晰度和流暢度都還不錯,界面簡單明了,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功能。并且,這塊屏幕里還內(nèi)置了CarPlay和CarLife及WeLink手機互聯(lián)功能,對我這種“不要求全有,但至少給我一樣”的人來說,沒什么是一個手機解決不了的。
就定位而言,內(nèi)飾上也不能要求太多,不過捷達VS5仿佛學到了國產(chǎn)車身上一些討巧的方式,比如通過顏色的搭配和一些裝飾的襯托,讓其內(nèi)飾看起來不再沉悶。
儲物空間和乘坐空間沒什么可說的,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畢竟這臺VS5骨子里依然是臺大眾車。而配置方面,這臺頂配試駕車并沒有裝配液晶儀表,依舊采用機械式儀表。雙區(qū)自動空調(diào)、駕駛員位置電動調(diào)節(jié)、座椅加熱、ACC自適應巡航等,也都出現(xiàn)在這臺試駕車上。當然全景天窗這種配置沒有出現(xiàn)也在意料之中。
后排消失的空調(diào)出風口對于這種主打家用定位的車型而言,實在不應該去掉。
駕駛:有驚喜也有遺憾
如果說外觀和內(nèi)飾是繼承和創(chuàng)新,那么VS5的骨子里就是一臺“大眾”車。
VS5的動態(tài)表現(xiàn)是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得益于這臺1.4T高功率版的EA211發(fā)動機和愛信AQ250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配合,讓這個“陌生”的車型十分容易上手。是的你沒看錯,VS5并沒有使用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而是采用了來自愛信的傳統(tǒng)6AT,干脆的起步毫不拖泥帶水,150匹的馬力讓中途急加速也不會令人著急。雖說6AT比7速雙離合在擋位上少了一個擋,但保證了耐用度及平順性,對日常家用來說,這臺變速箱讓人挑不出毛病。
駕駛捷達VS5行駛在北京雁棲湖環(huán)路上,并不算精準的轉向直接反饋到手中,但勝在力度適中。這種“家用”式的調(diào)校,讓VS5開起來十分輕松,不會有那種與方向盤爭搶的疲憊感。慵懶的方向盤似乎在提示駕駛者:“我就是一臺家用車,放棄激烈駕駛的念頭,輕松好開才是我的本質(zhì)?!?/span>
多連桿式的獨立后懸掛出現(xiàn)在了VS5身上,應付城市中的各種井蓋、小減速帶時,過濾得還是比較干脆,減震器壓縮、回彈控制得無功無過,車身也沒有多余的上下浮動,總體來說行駛質(zhì)感在同級別中算得上中上層選手。
當然,身體上的舒適并不能掩蓋傳到耳朵里的噪音。2000轉之后的發(fā)動機噪音,毫無保留地傳進車內(nèi),再配合價格親民的玲瓏輪胎帶來的路噪,此時的車內(nèi)好不熱鬧。
寫在最后
據(jù)廠家透露,VS5的起售價將在10萬元內(nèi)。在國內(nèi),當前10萬元級以下的細分市場幾乎被自主品牌所霸占,VS5將直接面臨哈弗、吉利、榮威等走“配置流”的對手。
這次試駕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主打“廉價”市場的捷達,在產(chǎn)品上其實并不“廉價”。也許是大眾品牌深耕中國30年后,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拿出了更懂國人需求的產(chǎn)品而已。畢竟10萬元級的緊湊型SUV市場,主流合資品牌之前還未曾觸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