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保險賠了18萬元,我自己沒損失多少錢。”
小新回憶起自己在2017年年底遇到的一起交通事故仍然心有余悸,那天他租了一輛電動汽車,沒想到在起步時撞到了行人。小新解釋道:“那次是第一次開電動汽車,沒想到加速這么快,等我看到還有人在過馬路時,想踩剎車已經(jīng)來不及了?!毙疫\的是,行人傷勢較輕,保險額度也可以覆蓋賠償費用。
![]()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與本文所述事件無關(guān)
不可否認(rèn),新能源車讓以往只屬于高性能車的加速快感普及到了十幾萬、甚至是幾萬元的車型上。這讓很多買不起性能車的消費者,也有機會在自己的“買菜車”上體驗到跑車的感覺。很多剛接觸新能源車的車主都會沉浸于一次次爽快的加速中,但殊不知,這其中暗藏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小新這起事故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
一輛車的加速性能取決于動力單元的扭矩特性,由于電機在通電后瞬間即可達到最大扭矩,因此即使是幾萬元的A00、A0級電動汽車,加速也非常之快。而一般家用燃油車在起步時,變速箱需要執(zhí)行換擋,發(fā)動機需要轉(zhuǎn)速提升,渦輪增壓車型還需要等待渦輪建立壓力,等這些都完成后發(fā)動機才能夠達到最大扭矩,而此時車輛一般早就以較慢的速度通過了路口,起步時的行車安全性因此要高于新能源車。
![]()
很多行人或非機動車也因此養(yǎng)成了壞習(xí)慣——在綠燈最后幾秒依然選擇通過路口,他們心存一絲僥幸:“反正這些車起步都比較慢,根本不用擔(dān)心?!彼麄冞€沒有認(rèn)識到,路上那些掛著綠牌的車其實都是“披著羊皮的狼”,如果這些準(zhǔn)備起步的新能源車車主疏忽大意,一腳“油門”下去,很有可能釀成車禍。
![]()
與此同時,新能源車銷量和保有量越來越高,間接增加了此類事故發(fā)生的概率。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車產(chǎn)業(yè)研究室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上海的汽車(含商用車)累計上牌量達503,225輛,其中新能源車(含商用車)達147,748輛,占比29.36%。也就是說,上海地區(qū)每賣出10輛新車,就有3輛是新能源車。
![]()
正因如此,已經(jīng)有部分車企開始控制新能源車的加速性能。以往的一些緊湊級新能源車的百公里加速僅需5-6秒,而今年的兩款重磅純電動車——幾何A和廣汽新能源Aion S的加速時間則分別需要8.8秒、7.9秒,與同級別燃油車相差無幾。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兩款車在各自運動模式下才夠達到的成績,如果在經(jīng)濟模式或普通模式,車輛的加速過程要更加緩和。與此同時,在插混市場,一汽豐田的卡羅拉雙擎E+、廣汽豐田的雷凌雙擎E+兩款插混車型的破百時間更是要在10秒以上。這些車型的降速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車安全性。
![]()
新能源車降速可能會讓一些“性能控”車迷感到失望。在《電動大咖》看來,既然新能源車更容易實現(xiàn)極速破百,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車企可以提供類似“彈射模式”的選項,讓用戶自行選擇,不需要將新能源車的性能完全扼殺掉。當(dāng)然了,新能源車車主更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xí)慣,起步時多加注意周圍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