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wǎng)]
留下或者離開,這是個問題,但是,留給法系品牌的“答題”時間,真的不多了。
![]()
伴隨著剛剛結束的全國高考,轉眼就到了6月中旬,對于車企來說,也自然是公布上月“成績單”的時候。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整體大環(huán)境仍持續(xù)下行的5月車市,不乏有像豐田、本田這樣成績亮眼的“選手”,但與之對應了,就不得不提到全軍覆沒的“法系軍團”了。
標致雪鐵龍:同比暴跌66.8%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車企,神龍汽車曾幾何時也是有在中國年銷量超70萬的輝煌業(yè)績,但反觀如今標志雪鐵龍的在華銷量表現(xiàn),實在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
根據(jù)日前神龍汽車公布的5月份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在當月共銷售新車僅有8698輛,不足一萬,同比去年同期26167輛的月銷,暴跌了66.8%。而從今年前5個月銷量來看,累積為52899輛,同比也仍下跌明顯,同比幅度為61%。
2018年,神龍汽車的在華總銷量為25.3萬輛,與2017年同期比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32%的巨大跌幅,但很顯然,神龍汽車在新的一年中,依然沒能擺脫持續(xù)“跌跌不休”的銷量表現(xiàn),跌幅也翻倍超過了60%。
雖然面對在華如此萎靡的市場表現(xiàn),PSA也曾多次表示“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但如果其車型、營銷策略等等各方面仍舊無法適應中國市場,繼續(xù)將品牌置于邊緣化危機之中無法脫困,屆時PSA將很可能失去在中國市場的最后一絲生存空間。
東風雷諾:月銷輛僅為1千臺
同樣銷量面臨滑鐵盧困境的法系品牌,還有近日因與菲亞特集團聯(lián)盟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的雷諾集團。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一邊與菲亞特集團聯(lián)盟一事最終成為“煙火”一場,另一邊,則是銷量上慘不忍睹的斷崖式下滑。
![]()
根據(jù)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東風雷諾在5月的銷量為1008輛,僅僅過千的銷量表現(xiàn),同比去年5月5065輛,直接暴跌80%。而今年1到5月,東風雷諾總銷量也僅為7398輛,不足一萬輛的成績同比去年,跌幅同樣達到77.2%。
作為13年來到中國的雷諾集團,從16年開始推出其包括科雷嘉、科雷傲在內(nèi)的兩款SUV產(chǎn)品,也恰逢SUV熱潮,在2017年銷量也曾達到7萬輛的成績。但隨著SUV熱潮的退去,雷諾新產(chǎn)品的導入不夠及時等問題,2018年開始,雷諾開始失速。2018年,雷諾年銷量直接下滑至5萬輛,而2019年,雷諾的下滑速度仍然不減反增。
面對銷量驟減的問題,雷諾也做過努力,從年初起,就開始在人事方面動作頻頻。今年4月1日,東風雷諾聘任曾在奧迪中國任職的葛樹文,擔任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和雷諾集團中國區(qū)戰(zhàn)略協(xié)同副總裁,謀求扭轉中國市場持續(xù)下滑的業(yè)績。
但現(xiàn)在看來,似乎作用不大。高層管理的更替固然其努力的一方面,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僅僅是“治標不治本”。中國市場消費的升級同時也帶來了消費者的升級,在消費者更注重產(chǎn)品力的當下,對于雷諾而言,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恐怕才是其挽回中國市場的第一要義。
長安DS:差到?jīng)]有銷量?
DS的銷量究竟有多差,大概已經(jīng)不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因為它的銷量,根本無處可見。
![]()
筆者通過多方查詢,都沒能查到DS今年5月的銷量,事實上,能搜索到的最早銷量,也已經(jīng)是今年2月了。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2月DS月銷量僅為150輛,環(huán)比1月249輛的數(shù)據(jù),下降了39%。
既然沒有3-5月的銷量情況,那筆者只能做一個大膽但合理的猜想了。假設此后每月都按環(huán)比同幅度下跌,那3月份銷量可能為91輛,4月份則可能為55輛,那么5月份則為34輛… …那么到今年年底… …筆者實在不敢算下去了。
2011年,DS以法蘭西豪華品牌的格調(diào)進入中國市場,也曾一度躋身于中國豪車銷量榜前十。但自從2015年DS開始失速后,銷量就急轉直下,開始了斷崖式的銷量暴跌。2016年,DS年銷量為1.6萬輛;到2017年,年銷量則只有5800輛;而到了2018年,全年銷量更是少得可憐的3867輛。
DS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原因早已是老生常談。而看到如此慘烈的下滑趨勢,筆者不禁暗自發(fā)問,DS這個“法國女神”在中國,還能否撐過2019年?
結語
雖然,法系車在5月的銷量集體經(jīng)歷滑鐵盧,但從它們在中國市場一年不如一年的表現(xiàn)來看,也還算在意料之中。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中國市場繼續(xù)保持“裸泳”姿態(tài)。
目前車市整體看來處于整體下行態(tài)勢,即便是豪華品牌也得全力以赴。而對于法系品牌而言,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無疑會放大并加重法系品牌的種種個問題。這就需要法系品牌自身做出改變。
倘若,法系品牌的產(chǎn)品力仍得不到較大提升,營銷策略、品牌定位等等各方面依舊不能適應中國市場,繼續(xù)將品牌置于邊緣化危機之中而無法脫困,那么,部分法系品牌或許將很快面臨退市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