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年,消費者們都開始日益了解汽車了,于是本來就最在乎“安全”的消費者們,更加的開始關注“防撞鋼梁”這一配置,而在前幾年很多媒體曝出車輛“防撞鋼梁”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韓系和日系車,都沒有安裝防撞鋼梁,更是引起的眾多車主的不滿。不過我們終究要問個問題是,“防撞鋼梁在汽車安全性上,能提高多少?”
![]()
![]()
首先要明確一點,“防撞鋼梁”真不是為了防撞的,而是用來傳導作用力的!實際上,車輛發(fā)生高速碰撞之后,力的傳導是這樣一個流程,分別為塑料保險杠承受碰撞,然后力量傳遞到防撞鋼梁,接著車身構架的縱梁受力,然后力量傳遞到駕駛艙,也就是說,防撞鋼梁的作用就是將撞擊力傳導至后方的連接部位上,讓縱梁和乘員艙來承受主要力量。如果乘員艙沒有變形,車門可以正常打開,駕駛員能夠逃出來,就算車輛安全。
![]()
有些事故現場,在車頭的殘骸中經常能看到許多“泡沫”做的防撞鋼梁,這些品牌的廠家已經無良到喪心病狂了嗎?其實并不是,在高速碰撞時,防撞鋼梁起到力的傳遞作用,而在低速發(fā)生碰撞時,防撞鋼梁可以起到減少維修費的作用。實際上,并不是防撞鋼梁“變成”了泡沫,而是防撞鋼梁與塑料保險杠之間增加了一層泡沫,作為吸能塊。為了在低速碰撞到行人時,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避免受到最大程度的傷害。
不過由于中國C-NCAP的標準太低,無法達到歐洲E-NCAP和美國IIHS的碰撞標準,更是沒有行人主動保護的測試項目,所以很多廠商只注重車輛碰撞的結果,或是減配了行人主動保護的功能。
![]()
防撞鋼梁的工作原理:
車輛在中高速行駛時,如果撞擊障礙物,前防撞梁會把撞擊能量分給吸能盒,這時吸能盒立馬損壞,將剩余的能量分化給兩邊縱梁,而縱梁負責把撞擊能量向后疏散到整個車體上,由整個車身構架來吸收能量,減小駕乘人員受到的力。
當車速在10KM/H情況下發(fā)生碰撞,它會把撞擊力度傳導給兩邊的吸能盒,也就是防撞鋼梁的緩沖區(qū),所以大部分車型的防撞梁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當車速達到40KM/H的時速時,防撞梁就開始起到保護駕乘人員的作用了,它會將撞擊力直接分化給車身的兩根縱梁,讓車身整體剛性去分擔撞擊力度,能減小駕乘人員所承受的撞擊力,從而起到防護駕乘人員的作用。
當車速達到80KM/H時發(fā)生了撞擊,防撞鋼梁的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這個時候就得看車身結構設計、車身整體剛性以及配備了多少安全氣囊了。
行人保護系統(tǒng),則是要求在車輛碰撞行人之后,車輛的沖擊力,不會對行人的頭部、骨盆以及腿部,造成致命傷害。
![]()
總結:現在多多少少還是有消費者對于防撞鋼梁存在誤解,認為全車防撞就靠這一塊鋼板,而實際上車身受力的時候是全車都在受力。鋼梁更多的是負責力量的傳導。所以一臺車是否“夠硬”,還是要看全車的構造。